本文从死亡意识这一研究点出发,关注作家的人生体验,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图解读死亡意识与文本间的深层关系,概括郁达夫小说中存在的死亡意识,并进一步分析郁达夫小说死亡书写的价值意义。
一、 文学中死亡意识的发展
郁达夫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性欲和死,是人生两大根本的问题。”[ ]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死亡意识”指人对死亡的认识与体验,每个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对死亡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留下了许多独特的思想。而文学家凭借敏感的内心,在这方面更有其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展示。论文网
(一) 死亡与死亡意识的含义
死亡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对死亡做过那样或这样的界定,但始终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因为讨论这件事的人没有经历过死亡,而死亡的人又无法开口,于是乎死亡成了一个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这种讨论的困境作了一个好的回答。他说:“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说,死是不存在的,而对于死者来说,本身就不存在了。”[ ]子路也曾经向孔子询问关于死的问题,孔子回答:“未知生, 焉知死。”[ ]但也正因为死亡的难解,神秘,人类对死亡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我们心底明白什么是死亡意识,但它同样难以有固定的内涵。它具有相当高度的主体性,个体基于自己本身的状况会有不 同的死亡意识。在童庆炳编辑的《文艺心理学大辞典》这本著作中写到“人作为自在自为、具有精神层面的存在物,自我意识使人在面对死亡时反观自身,产生对死亡的意义、价值、本质等问题的思考和判定。人类在奋斗、梦想及欲望求得之际,都必须面对死亡。无论哪种方式的死亡,都能够启迪人们选择更好的方式生存。在死亡意识中,人才能真正了解和感激生命的意义。”[ ]从中可以看出,自我意识是人们产生死亡意识的基础。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生理心理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自我意识不仅仅是人脑对自身的意识和反映,也是主体对周围的的反映,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自我意识丧失则表示人的死亡。人的自我意识一旦完成,意识走向成熟的必然环节就是死亡的发现,接着就产生了死亡意识。另外,他人之死也是死亡意识产生的契机。随着主体的成长、认知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觉醒,身边出现的死亡事件使人们的死亡意识开始萌芽。比如亲人之死使活着的人感到伤心欲绝,寻找不到亲人的踪迹,寻找不到光明,于是,活着的人开始恐惧死亡,尽可能逃避死亡,也有人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人类对死亡的认识会对他们的死亡态度有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生命的质量。因此,为了让自我生命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建构起合理的死亡态度,也可看出,死亡意识的形成受自然、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影响。
(二) 中外哲学中的死亡思想
死亡问题一直是哲学的本质内容。中国哲人擅长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探求神秘的宇宙。
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强调死亡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赋予生命的是一种较为正直的道德内涵。孔孟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追求的是一种乐生的文化,更关注人格和人道的追求。表现为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顺应天理,善始善终。这种以自然与和谐为美感的特征也传承了下来,如《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另一种是舍生取义,升华人格。这种以崇高为美感的特征也表现得较明显,如孟子的《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的“杀身成仁”,及提出“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好仁者,无以尚之”。与儒家相比,老庄追求的则是乐死文化,是一种超越功利,向往绝对自由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 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死与生本就是自然之道,应顺应天理。在《庄子》中有一则庄子妻死的故事,讲的是庄子的妻子死后,朋友惠子前来吊唁,却看见庄子在敲碗盆唱歌,在他看来,生与死已经没有任何区别。相对于中国充满感性色彩的死亡观,西方死亡哲学则更加有理性和系统性。文献综述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死亡意识(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