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者基础与青春题材网络小说论文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使用规模达7。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1。7%,网民总数十分庞大,并且数量逐年增加,趋势十分明显。[6](p1)因此,网络小说具有着强大的读者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我们对网络用户中网络文学的阅读主体进行了年龄结构分析。[7](p71)
如上图数据显示,网络文学阅读的主体中,年轻读者占绝大部分,尤其是15岁到29岁的网络文学读者,达到了68。4%,他们年轻,富于想象,对未来充满向往,生活环境与青春小说描绘的背景接近,是青春网络小说受众中的主力军。网络小说叙述背景贴近日常生活,内容多为浪漫梦幻的生活情节,是人们日常向往的的而又现实中很难得到的,这是最打动年轻读者的一点。年纪很小读者会还没有渡过青春期,还没有步入社会,尤其对青春生活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憧憬,这时青春网络小说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憧憬的方向,想象的空间。已经渡过青春期的读者,步入社会,对自己已经逝去的,美好的,懵懂的青春产生怀念。因此,青春题材的网络小说不仅牢牢地抓住了年轻读者的心,事实上对众多青春不再的读者群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向往青春和怀念青春的读者组成了强大的青春网络小说读者群,因此,深厚的读者基础是青春网络小说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读者期待与文本发展文献综述
传统文学理论重视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如《尚书。尧典》中“诗言志”,陆机《文赋》中“诗缘情”的理论观点。这两种观点强调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品都是因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感而发,忽略了读者接受的作用。接受美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将文学研究的中心由作品和作者转向读者以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强调读者接受对文本的作用。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学派主张将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联系起来,提出了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前以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8](p324)读者在阅读作品前会对作品产生文体、形象、意蕴的期待。每个读者由于不同的审美经验会具有不同的期待。简单来说,读者在阅读理解作品之前,由于本身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阅读审美经验而对作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期待,或者说是对作品有了一定的要求。这种期待可以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作品的表达形式,或者是人物形象塑造或者思想意蕴。每个读者的期待视野是相对固定的,但同时随着读者的经验增长也逐渐的在变化和重构。作者为了接近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共鸣或者与读者期待视野形成反差而形成审美距离,必须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建立起联系,作者根据读者的期待视野来调整作品创作。接受美学学派的期待视野,文本的空白召唤的观点将读者接受纳入文学研究,肯定了读者接受的重要性,也阐述了读者的接受作用对作品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对于读者接受作用的重视,恰恰可以解释接受美学视角下青春网络小说得以发展的原因。
《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表之后,蔡智恒仍然保持每年发表一部小说,如《爱尔兰咖啡》,《夜玫瑰》等,但却多与《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似,从未超越其地位。宁财神等多位网络写手也紧随其后,创作出多部青春网络小说,如《无数次亲密接触》等,刻意的模仿了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似度很高。读者对于重复的情节失去了新鲜感。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开放,时代主题也在变化,读者对于文学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文学发展开始越趋多样化,多元化,人们对于青春小说的期待视野变的开阔。加之一些国外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传入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读者审美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使得读者对青春网络小说的期待视野渐渐的发展了变化,面对读者的不同诉求,青春网络小说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历程。 接受美学视角下青春网络小说发展的原因探析(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0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