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桃花扇》中李贞丽形象研究(3)

时间:2017-01-16 09:34来源:毕业论文
李贞丽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二出《逢舟》。那时苏昆生落入水中,贞丽热心地帮助救人。在初见苏昆生之际,李贞丽就掩泪问苏昆生香君的近况。当时


李贞丽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二出《逢舟》。那时苏昆生落入水中,贞丽热心地帮助救人。在初见苏昆生之际,李贞丽就掩泪问苏昆生香君的近况。当时李贞丽已经被田仰嫡妻暴打一顿,“赏”给了老兵。虽然境遇坎坷,但她仍善心未泯,乐于助人。此外,我们再看李贞丽出场的妆扮是“贫妆”。她在与苏昆生、侯方域的对话中,也坦坦荡荡,将自己代嫁之后的遭遇率性道出。对于昨天莺歌燕舞、纵情声色的奢靡生活没有丝毫留恋,并坦承道“妾心厌倦烟花,伴着老兵度日,倒也快活”[1]。可见李贞丽随遇而安、安于贫贱的性格。
另一方面,我认为孔尚任这样安排李贞丽的结局也是有其深意的。首先,我们来看侯李二人的归处:侯方域随丁继之在采真观修真,李香君随卞玉京在保真庵学道。虽然作者安排男女主人公双双入道,没有落入大团圆的俗套,但是他们的入道难免显得消极,有着消极避世的意。作为一部优秀历史剧的《桃花扇》,孔尚任在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性格,成功的塑造了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们都有着鲜明的性格,“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精妙结晶”[6] 。但是,“实际生活表明客观存在的生活现象,对生活本质的反应是相当复杂的”[7] 。虽然人物结局与历史不尽相同,但亦符合他们的性格。例如:侯方域入道结局是由于他具有封建士大夫的软弱、动摇与进步知识分子的正义、勇敢两方面的性格特征。他的入道实际上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反抗。相对于男女主人公双双入道,李贞丽的结局略显普通。但人物的性格决定着他们的结局与命运。李贞丽既不是封建士大夫,时刻以气节至上;也不像香君涉世未深、性格刚烈、思想激进。她已是徐娘半老,身处乱世饱尝人间冷暖,性格中的棱角早已被打磨掉。在那样一个动荡的社会,她就是一叶浮萍,飘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所以作者安排她最后嫁给一个老兵。虽然生活贫困,但她仍然自得其乐。与香君的消极避世思想相比,李贞丽显得积极得多。
(二)李贞丽性格的时代局限性
李贞丽在《桃花扇》中的身份是一个封建制度下的鸨母,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生存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拥有着那样一个身份,毫无疑问,她必定是一个八面玲珑,惯会逢迎谄媚的人物。在第二出《传歌》中,杨龙友来到院中看望李贞丽,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李贞丽是一个颇圆滑且惯于逢迎谄媚的人。例如:在杨龙友感叹春光明媚如何消遣时,李贞丽立即附和并建议说道:“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1]语言及时诚恳且极对杨老爷的心思。因为“焚香煮茗,赏鉴诗篇”在当时文人看来,是极为雅致的事情。李贞丽如此建议显然让杨龙友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从杨龙友回答“极妙了”可见,他对李贞丽的安排是极其满意的。接下来看,当杨龙友看到张天如、夏彝仲这等当世大儒都有题赠,表示自己也要和韵一首时,李贞丽及时送上笔砚,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拥有“奴颜媚骨”的人。当杨龙友表示作诗“做他不过”,“索性藏拙”“聊写墨兰数笔” [1]时,李贞丽“更妙”两字的回答十分巧妙,把李贞丽的逢迎与谄媚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在杨龙友画完,李香君沉默的情况下,又是李贞丽的出声使气氛更加热烈。在李香君表示年幼无号时,李贞丽又进一步提出请求,请杨龙友为香君取号,既讨好了杨龙友,又达到了使自己女儿扬名的目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贞丽性格中的逢迎谄媚表现得非常明显。 《桃花扇》中李贞丽形象研究(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26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