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是穆宗的第三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弟弟,按照皇位由长及幼的承继惯例,注定了他虽贵为皇子却与皇位无缘。而他优尔岁便被立为皇太子,和他的聪敏有很大关系,神宗的聪慧懂事深得父亲的喜爱,使穆宗觉得他不仅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一个可以培养的有为之君。穆宗驾崩之后,神宗便顺利的继承了皇位。开始了他长达48年的统治,也开始了今后的是是非非,从此明朝走入万历时期。
(二)孝顺之于后宫安定
神宗熟识各种礼仪制度,且非常重视孝道,是一个非常孝顺的皇帝。他需要侍奉嫡母仁圣皇太后和生母慈圣皇太后两位母亲。神宗对他们都极尽孝心。当时人们称赞神宗的孝顺,“乃古今帝王之孝所稀有也”。
关于神宗的孝顺,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有所论述。神宗在怠政前,每天早晚都去生母李太后宫寝请安,问候母亲,在宫内每见母亲轿驾都跪在庭前恭候接驾。甚至在多年荒政之后,尽管他“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8]86,甚至很少出宫门,但每当十一月生母慈圣皇太后的生辰,他仍然会亲临皇极门接受群臣的庆贺。而神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嫡母陈皇后也一视同仁,很孝顺、很关心。《明史•神宗本纪》记载“陈皇后病居别宫,每晨随贵妃候起居。后闻履声辄喜,为强起。”可见他对于嫡母仁圣皇太后始终非常尊敬,备极孝心。
关于神宗的孝顺,也得到了当时官员的认可。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 虽然是批判神宗后来个性变化很大,不如当初,但不难看出神宗前期是一个孝顺的、爱民的好皇帝。
由于他的关系,两位皇太后相处十分融洽和睦,后宫没有出现争权逐利的宫廷斗争,显的十分安定。在神宗亲政前,她们全力教导神宗,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专心学习为君之道。而且还参与神宗的政事,为万历初政的升平打下良好基础。
(三)信任之于新政推行
说起神宗,有一个人就不能不谈,他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是穆宗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之一,同时他还是神宗的教师,负责神宗的教育和生活。神宗即位时,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一切都得仰赖张居正的辅佐。他对这位身材颀长、器宇轩昂且远见卓识的长者非常敬重,待之以师生之礼,从不直呼其名,他平日称张居正为“先生”或“张先生”,在下御札时,多称他为元辅张先生。而在传旨批奏时,只写“谕元辅”。可见神宗对张居正甚是敬畏和信任。
《明史•张居正传》记载:“时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人情汹汹,指目居正,至悬谤书通衢。帝诏谕群臣,再及者诛无赦,谤乃已。”这则史料更直接、更充分体现了神宗对张居正的信任。
张居正深得神宗和慈圣皇太后的信任,开始了十年之久的辅政监国。在此期间,他以天下为己任,发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被后人称为“万历新政”。新政在政治上推行考成法;在经济上,实行清丈田粮,推广一条鞭法;在税收上将一切赋役折银,按丁、粮加以摊派。但他的新政触及了一些官僚和地主贵族的利益,再加上张居正把持朝政,用人不拘一格,使一些得不到升迁官员对他恨之入骨。朝廷上也就形成了反张派。他们就上书弹劾张居正。张居正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遂主动提出辞官。而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是在神宗的鼎力支持和参与下进行的,是得到他的允许和一再认可的,何况取得了公认的成效,对此他从来不曾表示异议,所以神宗挺身而出,以明白无误的姿态支持张居正,严惩余惫学、傅应祯、刘台为代表的反张派。最终挽留住张居正,使改革得以继续。 试论明神宗帝王个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