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观点的反驳
现在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是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是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的一种渠道。这种不攻曹魏,蜀汉必亡的观点笔者并不赞同,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以攻为守”的确切概念
以攻为守的概念是什么? 其概念,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诸葛亮北伐中原,这是一场战争,我们不仅仅只是从战术角度上对此做出解释,同时还要从战略角度这上给出定义。但是不论从战术上,还是从战争指导者为了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的战术上来讲。既然出现以攻为守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来看三国时期出现的情况。自从先主刘备亡故后,曹魏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对付东吴,公元222年—公元223年,曹丕就出动了三路大军攻打东吴,但是期间,并没有对蜀汉有过进攻。使用“以攻为守”的策略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是己方已经遭到敌方攻击,或者至少是对方已经有了来攻的意图。不然,己方根本就不存在守的问题,则何来的“以攻为守”?当然,作为一个国家或一方割据势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一个“守”的问题。但是,和平时期的“守”与战争中的“守”,含义是不同的:和平时期的“守”,只是一种警戒、戒备而已,而战争中的“守”才是能与“攻”相对并举的“守”。在本质上,它们其实都是“战”,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同样道理,诸葛亮若仅仅只是为了蜀国的自存和安全,当然也决不会在魏尚无伐蜀企图时即主动去撩拨敌人。
2.与诸葛亮北伐的实际情形不符
诸葛亮北伐历来被认为是准备不足,其实不然,诸葛亮为北伐进行了周密而充分的物质与精神准备,这说明其目标不仅仅是“以攻为守”。公元223年刘备临终之时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为了完成“兴复汉室”“入主中原”的大业,诸葛亮在后主即位的当年就从以下方面积极着手北伐曹魏的工作:第一、整顿政治。主要是“约官职,修法制”,以求修明政治,稳定群臣的心思,从而稳定内部的政治关系。(1)第二、寻找北伐的同盟合作伙伴。同年十月,诸葛亮派邓芝“聘吴”,进一步密切吴蜀关系,并与之结成政治、军事上的联盟。第三、发展蜀汉的经济实力。后主即位后第二年春天,诸葛亮即开始实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并以都江堰为蜀汉农业的根本,国家赖以给养。(2)诸葛亮还征召了许多兵力负责看护都江堰。第四、平定内乱。刘备逝世后,蜀汉南中地区的各郡,都发生叛乱,诸葛亮认为刚刚遭遇国丧,这个时间不宜立刻动用军队,在公元225年开始亲自率军征战。他采取马谡的建议,利用攻心作战为主,“七纵七擒”,从根本上解决蜀国内部的夷汉关系问题。第五、“治戎讲武”。经过数年的努力,巴蜀内在国家事务方面处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还结盟外援,军队用品都由这些郡中供给,国家因而得以富饶。于是,诸葛亮训练士卒,整治军队,而军队用的武器制造精巧细致,并于公元227年上表后主,出兵屯于汉中。在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的前提下,诸葛亮才于公元228年大举出师攻魏。从北伐战争前各国之间战略的情形看,北伐是纯粹意义上的主动进攻行动。后主刘禅即位前后,曹魏的本意是想收服东吴地区,所以才会在公元222到224年连年兴师伐吴。这段期间,蜀汉政权并未受到曹魏的军事威胁和进攻,曹魏的注意力这时候在东吴而不在蜀汉。公元228年(蜀建兴优尔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郡,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诸葛亮则亲自率领各路大军进攻祁山。(3)其实另一原因是,曹魏以为蜀汉只有刘备这个人才,诸葛亮并在他们的防御体系之中。现刘备已经去世,并且很久都没有大规模的动静,诸葛亮第一次出其不意的北伐,蜀军的行动大出魏军所料,朝野恐惧,陇右、祁山更是如此,故三郡同时呼应诸葛亮。魏明帝曹睿急忙镇守在长安,这说明当时曹魏政权由于根本没有攻蜀的意图,因而在诸葛亮突然发动的进攻面前毫无思想准备,恐慌万分。此次战争,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军事行动失常,被张郃打得大败,蜀军退还汉中。此后,同年十二月的围攻陈仓,公元229年的攻占武都、阴平,231年的复出祁山,234年的屯田渭南,同样一种情况的出现,都是诸葛亮主动采取的军事进攻行动。在公元228年到234年的七年中,曹魏主动攻打蜀汉的只有公元230年一次,而诸葛亮主动出击的却有五次。这种现象,就不是“以攻为守”所能解释的。诸葛亮在北伐曹魏,兴复汉室上奉献了自己主要的心血。若其战略目的仅是“以攻为守”,则不当如此。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的职务是丞相,其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然而,自公元227年起,诸葛亮即率二十万大军驻于汉中,并且每次北伐,他都亲自组织与指挥,并且直接参与其中,甚至亲临前线。他亲自率领三军,倾力以赴,直至积劳成疾,最后一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的前线军中。可以说,诸葛亮为北伐耗尽了后半生的心血与精力。这种情形,也不是“以攻为守”所能解释的。 诸葛亮北伐研究(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