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周邦彦与柳永词的比较分析(3)

时间:2017-03-17 12:58来源:毕业论文
(一)柳词雅俗并存,通俗易懂。 柳永词的雅俗并存,就注定了其语言将不得不走平民化的路子,于是他选择了上到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都能够理解得


(一)柳词雅俗并存,通俗易懂。
柳永词的雅俗并存,就注定了其语言将不得不走平民化的路子,于是他选择了上到士大夫,下到黎民百姓都能够理解得了的语言入词,即自由通俗的语言。而周邦彦由于是做过大晟官的,其词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迎合那些文人士大夫的,而那些人是所谓的“高雅之人”,也许只有经过“深加工”的语言,才能入得了他们的耳朵。同时周邦彦也是迫于生计的需要,只有创作出符合士大夫审美要求的语言才能够生存下来。于是周邦彦走了与柳永完全不一样的语言路子,他选择了将语言进行深加工,把语言变得“典雅精丽”,他走的是一条“精”的路子。
柳永的词在语言上自由通俗,音律和谐,很少采用雕饰,其语言是显露的,是直白的,绝不刻意去雕琢。柳永的词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首词写得较为俚俗,带有市井文化的明显特征,也最能体现柳词的市民化倾向。据宋张舜民《画墁录》记述,柳永因应制新曲《醉蓬莱慢》犯忌而得罪了宋仁宗,吏部不敢任用他,于是柳永去评理。当职宰相晏殊问他作词否?柳永答:“也如相公您一样作词。”晏殊说:“我虽也作词,却不会写‘针线慵拈伴伊坐’那样的词句。”由此可看出柳词的俚俗。柳永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入词,使词通俗易懂,“甚至俚俗,市民语都可入词,十分宜于传唱。”[2]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有些更是如话家常,到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3] 的地步。“柳永所传的《乐章集》,更是以其语言的明白妥溜,浓厚的世俗情,以及委婉曲折之旨,而受到市民乐工的喜爱。”[4] 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带有市井文化的明显特征,也最能体现柳词的市民化倾向。
当然,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也有很雅的成份。这种雅词主要体现在他“羁旅行役”词和描写都市风光的词作中。柳永写这些词,特别是写羁旅行役词时,表现出文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的典型心态与情感。大有文人悲秋的情调。如《安公子》,此词由羁旅行役诱发出人世社会兴亡替代的感慨,这是典型的文人雅志。且柳永在写以上这些雅词时善于配以文人的雅语。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苏轼曾评述“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又如“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满江红》)“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曲玉管》)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双声子》、《夜半乐》、《望海潮》、《望远行》等。 周邦彦与柳永词的比较分析(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1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