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尔王与高老头不孝女艺术形象的相同点
高老头和李尔王虽然身处年代不同,但作者刻画的不孝女形象有诸多相同之处。其中,二者有较为相似的社会生活背景,均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大背景之下,有较为相似的创作动机;其次,二者中的父爱均变异在先;最后,不孝女都缺少母亲,缺乏母爱;最后,父爱有相似的悲剧结局,下面将针对这四点进行分析。
第一节 李尔王与高老头相似的创作动机
高老头和李尔王虽然身处年代不同,但作者刻画的不孝女形象有诸多相同之处。其中,二者有较为相似的社会生活背景,均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大背景之下,两位作者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对社会有着深透的感悟与分析,从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个人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们年轻时就投身于社会大潮的生存奋斗之中,人生虽经历坎坷,但奋斗不息。
莎士比亚生活在 17 世纪的英国,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动荡,封建贵族衰落,在这个“羊吃人”的时代,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颠倒混乱,人人之间缺少了些温情,多了些虚伪与狡诈,只关心涉及自身的利益关系。巴尔扎克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相比较17世纪的英国,晚了两个世纪,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已逐渐成熟,资产阶级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民众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就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衰落,随后波旁王朝趁机复辟,资产阶级受到威胁,之后便发动了七月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以及雷德福斯事件等一连串政治事件 ;经济上,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得法国快速完成了工业革命,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的拉大。在资本主义与封建贵族的战斗中,封建贵族在节节败退,资本主义秩序在全面建立起来,新观念击败旧意识。在这样的时代,政治动荡,经济快速发展,由此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毛病,人们不再关注伦理关系而以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的标准,神圣的父女关系已经被金钱所吞噬,在这个时期,亲情,爱情,友情无一不被金钱所制约。在金钱的世界里,家庭与亲情不是基于爱,而是基于你是否有财富;如果你拥有财富,你将会拥有家庭与亲情,否则你将什么也得不到。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丑剧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巴尔扎克,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还是爱情,都将让位于金钱,金钱财富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目的。因此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才能更清楚地看透这个金钱权力至上、道德堕落、良心泯灭的社会,《高老头》和《李尔王》正是作者表达心中不满、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产物,也就是这两篇作品的创作动机之一。再者,更深层次的解析,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现实感到痛恨,他们希望能建立一个温情的社会人际关系模式,面对金钱至上的社会人际关系,他们感到很无奈,所以他们将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呼吁这个冷漠的社会,把社会的黑暗与冷漠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揭露社会现状,以达到唤醒民众,认识自我,重建温情社会的目的。 《高老头》与《李尔王》不孝女艺术形象分析(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