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宗白华文艺思想研究(2)

时间:2020-05-28 21:29来源:毕业论文
空灵在道家中是指人或思维灵活而不可捉摸,空静而带有灵活的气息。所以空灵不仅仅体现在空上,其精髓更着眼于灵字上。空是指放空一切,让身心毫无

“空灵”在道家中是指人或思维灵活而不可捉摸,空静而带有灵活的气息。所以空灵不仅仅体现在“空”上,其精髓更着眼于“灵”字上。空是指放空一切,让身心毫无杂念,专心致志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苏东坡的《送参廖师》中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了静,所以能明了世上的各种动态,那么所有的意境都能装入自己的心中。“灵”是灵动与活泼。王羲之说:“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这句话正是对“灵”的完美诠释。山阴道灵动秀美,才让人有置身镜中之感。万物有灵,则自然界才如此和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晶莹活泼,散落在树枝上,让人感觉一夜之间,千千万万的梨花竞相开放。灵动之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宗白华认为“空灵”是“空”中有“灵”,“灵”中有“空”,是“空”与“灵”的统一。“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侵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2]因此,空灵是一个统一体,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承的。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置身空旷的境地,灵气自然而然会相伴而来,美也就由此而产生。很多诗人也是把空灵结合在一起,才创造了很多千古名句。如赵嘏的《望江楼》中:“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诗人把独上江楼的“空”和月光与水天相接的“灵”结合起来,别有一番意境。张岱提出:“诗以空灵才为妙境,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银屑也。” [3]所以说,空灵是美的源泉,是创造美的工具,是表现美不可或缺的形式。      

<二>充实

“充实”是指内容充足不虚。宗白华认为,“悲剧是生命充实的艺术。” [2]所以,宗白华推崇西方文化。因为西方文化推重悲剧。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雨果等西方文化中的大师级别的人物,无不侧重于悲剧,把悲剧描写的跌宕起伏,内容充实,气势磅礴。同样,中国也有许多作品内容充实的作家及诗人。比如杜甫、陶渊明等。他们从生活中取材,表现了充实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情感。所以,作品内容的充实与作家的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巴尔扎克结合自身的经历创作了《人间喜剧》等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杜甫根据自己所见的民不聊生的现状,创作了许多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

在宗白华的诗学思想中认为,空灵使作品更具灵性,而充实则使作品更具有意蕴,更厚重。周济主张:“求实,实则精力弥满。精力弥满则能赋情独深,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实东西,赤子随母啼笑,乡人缘剧喜怒。” [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内容充实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充实的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由此可见,充实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也融入到作品的意蕴中。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是诗人的生活状态,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是作者在闲适的生活中充实的内心。

宗白华说:“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 [2]实是艺术心灵的变奏曲,也是艺术心灵的精华所在。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而边塞诗在唐诗中占有很高的成就。边塞诗主要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边塞将士的生活以及他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也描写了将士的乡愁。王之煥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更是将将士的思乡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充实在艺术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许多作品都离不开充实来表现作品内容的魅力。有了充实,作品才显得更有内容和内涵,更吸引人,更具有艺术美。 宗白华文艺思想研究(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31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