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是用汉字音翻译蒙古语,直译中也就反映出蒙古语语法的特殊之处,因此在旁译和总译中,针对蒙古语静词的格附加成分使用了与汉语的语法功能与意义相对应的介词,除此以外,还使用了汉语中的方位词,例如“里、内、行、处、底、边”等,这些词虽然在现代汉语形式上看是方位词,但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看则相当于介词。
蒙古语静词格的概念在《语法》中是这样描述的:蒙语的名词,处在词组和句子中时,总是处于某一种格的形式。不是处于这种格就是处于那种格。格是用来名词和别的词的关系以及它在词组和句中的功能的。蒙语的格是通过在名词后边接加某种附加成分来表示。[1]P149
《秘史》用“里、内、行、处、底、边”等方位词来对译,“行、里、处”是经常被使用,余志鸿、江蓝生等前辈已对“行”做了具体而详实的描写,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只对“里”做简单描写。
三 后置词“里”描写
(一)对应《语法》可将《秘史》中的“里”分为以下几类:
1 静词的向位格(《语法》P161)
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作时间状语,相当于汉语的“在”。直译本对应“迭”,拉丁文对应“de”。
(1) Merkid-ün ulus Selengge huru’u söni-de dürbejiü
音译: 篾舌儿乞敦 兀鲁思 薛凉格 忽舌鲁兀 雪泥迭 都舌儿别周
旁译: 种名 的 百姓 河名 顺 着 夜 里 忙走 着
yabuqui-dur. Bidan-u ceri’ üd dürbejiü yabuqun Merkid-I
音译:迓步中灰突舌儿 必答讷 扯舌里兀惕 都舌儿别周 迓步中浑 篾舌儿乞的
旁译: 行的 时 咱 的 军 每 忙走 着 行 的 种名
söni-de gü darucajiu, dau’ulin
音译:雪泥迭 古 答舌鲁察周 倒兀邻
旁译:夜 里 也 紧随 着 掳掠
总译:那篾儿乞惕百姓连夜顺薛凉格河匆忙走时,此间咱的军每也紧跟着就夜里掳掠。(迭-de) (《秘史》卷三 110段 170-171页)
(1)意思是“这中间,我们的军队紧紧地跟随着,在夜里将百姓掳掠了”,“夜里”表示事件发身的时间,没有用介词“在”,所以笔者认为“夜里”具有介词短语的作用,并且“里”也就充当了界定时间范围的介词。
“里”是处所名词,元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在《元杂剧》中也有体现,针对它被借用为时间介词“在”的用法,又可以分为两小类:
A 名词+里,表示时间概念
(2)【赚煞】自度量,五更里搭手思量,动不动惊四邻告社长。(《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74页)
(3)【醉中天】春里断呵,春暖群芳放,夏里断呵,(唱)夏暑芰荷香。(《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75页)
(4)【那吒令】这等人前世里造下,今世受折罚;(《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一折 102页) 元代语言接触下的汉语介词“里”(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