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便从蒙太奇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西西小说《我城》中蒙太奇性的表现,分别从文学与电影两个方面入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概念来深层次的解读作品。
一、 文学之蒙太奇的运用
(一)后现代性之蒙太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港澳,因经济繁荣发展,一些先进的电子传媒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而这些新兴技术的使用使得“台港澳文学进入了反传统、反现代主义美学的原则的多声部的商业化、市场化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拓宽了台港澳文学的边界。”【5】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传统小说中的线性叙述和完整的情节结构以及像巴尔扎克式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创作手法都已逐步被意识流、元小说、拼贴和蒙太奇等具有后现代性的创作手法所代替,而作为实验小说的作家西西自然也不例外,她试图将小说电影化,她以对电影的认识来创作小说,她认为电影的故事内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要向观众呈现内容的方式,所以当她将这种创作手法运用在小说中时,就出现了小说的电影化倾向。西西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东城故事》,就是一部向电影越界的新小说的典范佳作,而紧接其出版的《我城》也沿袭了作者这一创作构思,即将蒙太奇的组接方式运用在文本建构之中。就蒙太奇而言,它不仅是一种电影的创作方式,它在小说中的运用也很是普遍,我们都知道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是将导演的个人思维渗透在创作中的表现,让观众跟着导演的思维去想象故事的发展,可以说观众的思维是受导演的限制的,而小说中的蒙太奇与此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从作家的意象选择、事件拼贴、时间组合中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然而,在文学中运用这种类似于电影的创作手法时,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性所关联,后现代主义小说倾向于无意义的符号组合,小说的意义很大的程度是靠读者通过解读得以实现的。诸如在文本中会出现幻想、回忆、梦境等非现实碎片以画面的方式出现,再经过作者的拼贴,将这些虚幻与现实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文本的表意功能,达到“能指的延续”的效果。以下就从文学中的后现代的角度,去阐释《我城》中的蒙太奇。
1.事实与虚构结合
小说旨在虚构的过程中通过展示真实的素材,并将事实和虚构混为一体来表现现实生活。《我城》在这一点上充分地体现了后现代派的这一特点,正是基于这种事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才使得这部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强了表意与叙事的功能。作者通过对事实的客观阐述后穿插合理的虚构或想象、梦境或回忆等,“按照整体的艺术构思,把不同时空之间的片段组合在一起,有意识的打破了传统小说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的惯例。” 【6】此举既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又扩大了叙事范围,将作者的笔端延伸至虚构与现实的“零界点”,即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表达真实的社会现象。然而唯一能有效地将作者的虚构与现实存在相连接的手法就是运用蒙太奇的思维,作者通过进行拼贴、结合以达到叙事目的。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有别于五、六十年代的“难民社会”,在社会人口结构以及经济模式转变的情况下,香港注重起了本地的文化建设。
西西的小说《我城》就喊出了新一辈人的共同心声,即“我喜欢这城市的天空”,“我喜欢这城市的海”,“我喜欢这城市的路”。这便是西西站在“我城”这一叙事立场上,表达出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不仅表达的是个人情绪,更多的也是此时此刻所有港人集体情绪的表达。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西西小说《我城》的蒙太奇性(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