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理应担当社会重任,可惜数千年中国历史证明,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少之又少。比朱子时代略早的胡宏曾经感慨道:
数千年间治乱之迹,正如风云感会,来无定形,去无定体,得其道者昌,失其道者亡。大要治乱必本于人。[2](P118)
他认为几千年间士大夫为富贵利禄而醉生梦死者:
无世无之,何啻百亿,虽当时足以快胸臆,耀妻子,曾不旋踪而声名俱灭。…至于杰然自立,志气充塞乎天地,临大节而不可夺,有道德足以赞时,有事业足以拨乱,进退自得,风不能靡,波不能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常有生气如在人间者,是真可谓大丈夫矣。[2](P118)
朱子正是胡宏所理想的现实中的“大丈夫”,可惜这样的人太少,故胡宏又说:
方今圣学衰微,士风卑陋,可与共为仁者极少。自非得真积力久名世大贤,作而振之,则人道何由而立![3](P124)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真正的伟大思想家,但其孤立无援却惊人地相同。圣贤思想家考虑的是国家民族兴亡人民存亡祸福问题,“得其道者昌,失其道者亡。大要治乱必本于人”。学术研究其本质目的在于追求真理,提高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道德水准,让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更多更好更真的精神营养,从而使得人人克己复礼,社会长治久安,天下和平幸福。以此观念思想背景来考察中国21世纪初期学术状态,也许话题是很沉重的,但却是有益的。学术论文数量广阔,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其多,我们仅仅以2002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为例,管窥蠡测,或许能够发现特殊时代学术生态之一斑。
二 以2002年朱熹文学研究论文为例管窥中国学术生态
从随机选录的论文标题来分析学术状况细节。
我们探讨中国学术生态细节涉及到各位专家学者纯属偶然,作为学生要写学位论文,使命而已。既然写论文就必须选择论题,查找资料,进行考察研究。我们的见识能力有限,但尽量追求学术真理,我们的论文篇幅有限,故尽量减少对于文献的重复叙述,只能够从某一个特殊的角度考察一番。我们现在是从随机选录的论文标题来分析学术状况细节。这在学术界也许少见,但总算是抓住了最简明扼要的资料加以分析讨论。以下10篇朱熹文学研究的论文都是2002年公开发表各家杂志的: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1、周焕卿《从<诗集传>看朱熹的理学思想》,《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
2、王利民《朱熹诗文的文道一本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冷成金《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兼与朱熹文艺思想相比较》,《文学评论》,2002(2)
4、石明庆《登山思无穷 临水心未厌——朱熹的山水情怀及其山水诗创作》,《武警学院学报》,2002(2)
5、张祝平《论朱熹读<诗>方法论及其理学桎梏》,《贵州文史丛刊》,2002(2)
6、郝桂敏《从<诗集解>和<诗集传>诗旨差异看朱熹<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原因》,《孔子研究》,2002(3)
7、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孔子研究》,2002(3)
8、马兴祥《20世纪朱熹文学研究述评》,《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9、邹然、金龙《朱熹“<诗>说述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4)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研究以2002年朱子文学论文为例(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