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严歌苓《陆犯焉识》的悲剧意蕴

时间:2020-08-05 20:19来源:毕业论文
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放弃其一贯的“女性视角”作风,将目光转而投身到男性身上,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以荒诞离奇的风格,展现了特殊年代里中国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悲

摘要: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放弃其一贯的“女性视角”作风,将目光转而投身到男性身上,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以荒诞离奇的风格,展现了特殊年代里中国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悲剧,从而引发我们对自由与爱情、人性的追问。

毕业论文关键词:《陆犯焉识》;悲剧意蕴;悲剧形成动因53553

Abstract: The new works of Yan Geling "The prisoner Lu Yanshi", give up its "female perspective" style of work, to devote herself to look to the men, through the typical character's shape, in a fanciful style, showing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ordinary people's tragedy in the special age, triggering our asking for freedom and love, the human nature.

Key words: <The prisoner Lu Yanshi>; Tragedy character; Tragedy conflict; Tragedy thinking style

从《九个寡妇》到《小姨多鹤》,再到现在的《陆犯焉识》,严歌苓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她特别善于展现在苦难环境中个体生命力的顽韧,不仅具有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细腻和温情,在《陆犯焉识》中,我们又见到了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恢弘气势。此部作品,将目光投注到知识分子的身上,在荒凉的图景上展示人与环境、文明与愚昧的冲突,通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揭露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存在的困境,这无疑也增加了作品的悲剧力度。本文将从对人物命运、冲突和行文风格三个方面的的剖析,来深度解读严歌苓的这本《陆犯焉识》。

一 人物形象的悲剧内蕴

(一)知识分子的悲剧

20世纪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发生变动,以陆焉识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面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匮乏,在俗世社会中找不到一个平衡的位置,常会陷入一种存在困境中。《陆犯焉识》将故事的发生置于20世纪的中国,在那段敏感的岁月,作为知识分子的陆焉识也经历了同时代知识分子所经受的磨难。从美国留学归来,见证了上海文坛的是是非非后,被打成右派,发往荒芜的大西北。曾经的阔少爷、浪荡公子哥,如今的阶下囚,巨大的反差已是让人难以消受。然而特赦回家,一直痴心等他归来的妻子戏剧性的突然失忆,家人像躲瘟疫一样的防着他等等。严歌苓将这些经历都集中在陆焉识一个人身上,虽然不免有些过于传奇化的嫌疑,但也当真将陆焉识这个形象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留美归来,大卫·韦,作为屈从于世俗化和权力化的知识分子的代表,对陆焉识穷追不舍,威逼利诱。其实在那个混沌的年代,政治对人的迫害非常的荒谬与彻底,甚至是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文人想要只是简简单单的做学问或者置身局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一旦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只能越陷越深,根本摆脱不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奉行的是群体意识,知识分子要坚持独立的人格,守住自己的一片精神乐土,更是十分艰难,所以陆焉识必须有所选择。几乎是必然,顽固地与主流相对抗,换来的定是牢狱之灾。汽车满载着一群叫做囚犯的生物漫入大漠。在这里,陆焉识再也不是陆焉识,只是“老几”、“278”,偶尔才是“老陆”,在这里,被罚掉了一顿饭,残酷的程度是仅次于死刑。所以首先要确保的是自己得活着,必须生存下来。书中垦荒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每一镐落下,大荒地都通过镐头和他的臂骨撞击他的内脏,而不是他的手臂和镐头撞击大荒地。因此不是人垦荒,是荒垦人。” [1](p15)这一镐镐撞击着内脏,还能有活路吗?“最富精神的人们,他们必首先是最勇敢的。也在广义上经历了最痛苦的悲剧。但他们正因此而尊敬生命,因为它用它最大的敌意同他们相对抗。”[2](p122)遥遥无期的囚徒生活,淘尽了陆焉识身上的大少爷光芒和旧时代的文人书气,但他并没有就此失去生活的勇气,相反的,茫茫的大西北给了他沉淀自己的机会,在这里,他确定了对婉喻的爱,也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脱。归来后他不标榜,不站队,依旧坚持己见,敢讲真话。这都是那个视生命贱如草芥的西北荒漠赋予他的。如果到此就以喜极而泣的大团圆结束,那未免也太落俗套。特赦归来后,儿子的一声吼,陆焉识是老囚犯时练就的本事便立马派上用场,如条件反射般,立马定住,两脚也迅速站成了立正,双眼向前看,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他的本能,苦难的积淀在他身上打下了太深的烙印,这是怎么都抹不去的,且一触即发。这就引发了我们对苦难根源的质疑和对自身命运的自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个阶层在物质利益、精神归宿等方面也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由此引发社会价值观的变动,而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守护者——知识分子必然也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才会出现被放逐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被抛弃的命运前,他们的内心比任何时期都迷惘困惑。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危机,知识分子注定要扮演悲剧角色。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论严歌苓《陆犯焉识》的悲剧意蕴: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76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