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具备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唐僧,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勇于斗争、为民除害,有着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也是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猪八戒是猪、人、神的统一,他有猪的外形和习性,毛病多,妙趣横生却也少不了呆子气;沙和尚有着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兼有精明世故、逆来顺受的一面。66597
毕业论文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孙悟空;性格
本文从吴承恩生活的社会环境入手入手,结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形象展开论述,将其赋予社会人物的形象。吴承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正是唐僧师徒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唐僧师徒所面临的任务正是吴承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所需要的解决的任务。因此本文将小说与社会、小说人物与社会人物、小说矛盾与社会矛盾相结合,最终使小说与社会相对照。同时将唐僧师徒的形象与社会阶层人物融为一体,可以使读者更深层次的理解《西游记》的内涵深蕴。
一、唐僧形象分析
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唐僧,俗家姓陈,名祎,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通过对吴承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了解,我们可以重新的去认识唐僧。
(一)坚定的意志
唐僧最鲜明的性格特点就是意志坚定,这是取经路能够走完并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先决条件。从唐僧怀着西天取经的崇高理想至大唐出发,途经多少艰难险阻,路遇多少妖魔鬼怪,但每次九死一生后,他仍然选择往西去。如果没有唐僧坚定的意志,行程会耽搁,取经队伍会解散,根本到不了西天。二十六回的五庄观留友,四十八会的陈家庄待客,八十七回的风仙郡宴酬,九十六回的寇员外斋赠,对于长期过着风餐露宿生活的唐僧师徒来说,实是难得的舒适,但这无一能阻挡唐僧西去的脚步。
(二)仁爱与谦怀
虽然我们在《西游记》中不止一次的看到唐僧与孙悟空发生冲突时的严惩手段,但不可否认,唐僧对徒弟以及众生皆有仁爱之心。比丘国的国王要吃小孩心肝,他滴泪大骂“昏君”。路遇不明人士,虽不知其底细,他也毫不犹豫地相救。孙悟空说:“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唐僧不仅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还身具谦怀之德。如当观音幻化成疥瘌僧拍台高叫大乘教法事,唐僧竟然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与寻常樵子道别,他翻身下马;同弱冠少年相见,他也不托大。可见,唐僧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的行为很多都是由于其仁爱与谦怀的本性使然。
(三)矛盾的人格特征
一般佛教徒都秉承出世之旨,断绝七情六欲,远离钱财女色,摈弃盗诳之心。唐僧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严格按佛教教义来要求自己,不取民分文,对每一个生命慈悲宽恕,能抵制美色的诱惑,每日斋戒,深悟佛理。这是他出世的一面,然而,生于凡间,他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凡尘俗世的影响,于是他又有了入世的一面。如第二十四回,他投宿民家,与王姓老人讲谈家事,言笑晏晏;在女儿国,面对女儿国美丽的女王,他“羞答答不敢抬头”、“战兢兢立站不住”,可见他虽最终抵制住了诱惑,心念却曾有动摇。他也会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左右,承认“物有几等,人有几等”,这跟“众生平等”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论文网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社会性: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7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