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代化魅影下的农村困境及其出路梁鸿梁庄系列(4)

时间:2021-08-15 10:57来源:毕业论文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她这般幸运。一直以来的传统文化观念,都是偏重于崇尚务实,很少关注精神层面,落后的农村则表现的更为明显。理想信念、个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她这般幸运。一直以来的传统文化观念,都是偏重于崇尚务实,很少关注精神层面,落后的农村则表现的更为明显。理想信念、个体自由、信仰、尊严等对他们来说,虽然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但还是太过虚无。否则,儿时的好姐妹菊秀就不会把“理想”看作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从某一层面来看,的确是“理想”害得她今天的生活如此艰难,如果不是太过坚持那可笑的理想和尊严,她兴许会过上很好的生活;然而,现实的冷漠扼杀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理想的虚无成为了她现实生活的绊脚石,她只得屈从于现实的压迫之下,把理想化作泡沫。《出梁庄记》中的大学生梁磊既不能在深圳找到称心的工作和拼搏的目标,又不甘心回到农村继续做一个农民,只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卑微的生存,寻求着近乎渺茫的希望。

然而大多数人早已麻木,学会了在夹缝中寻求出路。比如辍学后凭着一股坚韧的毅力和狠劲讨生活做生意的义哥,“无论走到哪儿刀不能离身”的清立,“把自己的家安在墓地里”的昆生,还有无数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用健康、尊严甚至是生命去挣一点微薄的血汗钱的打工者。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实则带有一种精神上的严重“匮乏”,他们终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没有理想,没有娱乐消遣,唯一的方向便是挣钱,不得不说这种生活方式太多悲哀。

曾经的农村,年长的一辈还普遍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穷乡僻壤、获得好生活。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身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汗水洒在土地上,只为把种粮换来的血汗钱拿来供孩子们念书,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然而,现代化的今天,辛辛苦苦花钱读出来的本科生甚至还不如农民外出打工挣钱来得多,偏偏农民们又迫切需要金钱去满足吃饱穿暖的渴望,这便使得“读书无用论”被人们愈加广泛地认同。在这个不包分配、大学生遍地的年代,在农村人眼中,早出社会或许能让孩子们赢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或许这样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理想信念再美好,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撞击。因此,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虽然子女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长期缺乏父母管教,学习大多荒废;当物质资源难以再满足其随意的消费时,就索性弃学,像父母一样外出务工。文献综述

理想信念这东西,存在的时候,或许是支撑人们行进、拼搏的动力,或许会成为人们的包袱、绊脚石。俨然,现代化让许多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理想信念、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如果人们连理想都没有了,那么他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行尸走肉般的只为打工挣钱而活?我们都知道曾经热传的央视记者与一位农村放羊娃之间的问答:

“为什么不上学?”

“放羊。”

“放羊干什么?”

“挣钱。”

“挣钱干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生娃娃。”

“生娃娃干什么?”

“放羊。”

为此,不少人都发出了感慨,那么现如今倘若农村的新一代青年们都失去了理想信念,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又与这放羊娃有什么差别呢?一生只为挣钱、结婚、生孩子、养孩子而活?在我国,农村的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社会到了这种程度,没有归属感、缺乏道德意识、失去理想信念,农村传统的精神文化还能传承下去吗?当今中国又该如何建造集经济、政治、文化于一体的大国呢?我想,这不止应该是梁鸿在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要深思的问题。 现代化魅影下的农村困境及其出路梁鸿梁庄系列(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3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