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内与外:农村为何困境重重
李敬泽在评论《中国在梁庄》时说到,“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9](1)在梁庄,我们大概很难发觉到积极的所在,作者梁鸿极力给我们放映了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影片。在这部影片里,有众生百态,有激烈的异化,有扭曲的人性,有贫困疾苦,也有激烈的奋斗、感人的细腻。正如作者所言——“梁庄,一个村庄的生存镜像”。我们每一名读者都能在卒读作品之后,通过梁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农村的现状:乡土中国正在逐渐瓦解和终结。
虽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强势冲击之下,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全球化让农村人也有了一定的财富,实现了发展。但精神文化上,这里仍然贫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许多传统的东西都在走向没落和瓦解,而我们所摒弃掉的,有可能正是一个民族的的瑰宝。如果不趁着还没丢掉之时紧紧抓牢它、呵护它,那么等到真正失去它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懊悔中唱挽歌;而当一个民族如果在冲击之下受不住传统的瑰宝,那么这个民族的丧钟已经奏响了。因此,梁鸿在呈现当今农村面对现代化的冲突与矛盾困境时,也试图在书中寻觅着深层次的原因,以谋求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
她自始至终都在思索:“我所讲述的乡村故事,一个个生命,他们的矛盾、痛苦,所面临的问题究竟反映了什么?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平赋予他们的苦难,还是其他的什么?”[1](P193)梁鸿的结论始终是迟疑的、无法肯定的,在她看来,从内外、远近、上下等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当我们真正进入农村后才会发现,现代化的文明并未彻底渗透到农村人的心中,人们的文化提高程度还没有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农民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却早已进行舍弃,内外行动和思想不一致使得农村的矛盾与冲突困境愈发难以突围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
首先,是政策落实上的不切实际。我们都知道,东部沿海富裕之后,国家又推出了“西部大开发”的策略,这个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东强西弱的部分问题。但改革与开放的步伐,始终难以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农村,往往是一个改革的边缘带,建设的死角。现代化的建设似乎很早就已经来到了这里,但讽刺的是,梁庄除了环境被改变之外,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城镇与乡村两极分化,让农村人在城市的诱惑之下败下阵来,纷纷选择走出农村,到繁华的大城市去打拼。村庄,不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逐路而居”的农村人表面上是壮大了乡村建设的规模,实际却让整个农村的核心干瘪无力,他们却为此付出了环境的代价。在梁庄,更多的家庭就如芝婶家一样,充满了滑稽与错位的建筑风格仿佛十分新潮,实则完全不协调。作者只能感叹:“古老的乡村仍在延续,即使现代之风已经吹了几十年,仍没有改变乡村内部的生存结构。”
现代化魅影下的农村困境及其出路梁鸿梁庄系列(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