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出水芙蓉”恰恰契合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清”这一种雅致之美的追求。由于作品中描绘的多是红莲,所以这个时候“清水芙蓉”还是带有一些“丽”的成分,并非完全的“清”和“雅”。但是这种表现红莲濯水之清新可爱的做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荷意象的审美内蕴。这是荷意象清雅之美的开端,而这种审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白莲”意象来完善。
2.红莲韵绝白莲清
安史之乱后,盛唐的恢弘豪迈的气势渐渐被细致雅淡所取代,文人们的心态普遍由外放而变为内敛,白莲花、白芙蓉、白菊、青竹这一类素白之物更契合人们的审美心态。白莲审美意蕴的完成是中唐白居易、咸通时期皮日休、陆龟蒙为代表的苏州诗人以及唐代末年齐己为代表的庐山诗人共同的“结晶”。[ ](P198)在《全唐诗》载录的201首描写白莲的诗歌中,白居易专于对白莲的实景描写,皮陆二人使白莲人格开始形成,齐己之后,白莲人格意象正式生成,并蕴含宗教意味。
白莲得以大量出现在文学中,是白居易的功劳。白居易被贬至江州后,在东林寺中见到了盛开的白莲,至此便便不能移目。他在《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中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况: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清净的白莲花在寺院那清澈见底的池水中迎风而发,洁白的花瓣在明亮的日光下仿佛熠熠生辉,淡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冉冉升起、弥漫。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详细记录了初见白莲时的心境:“乃至红莲花,虚得清净名。”诗人此时一定是联想到了被尊为佛教圣物的莲花。作为佛教圣物的莲花最初指的是睡莲,后来红莲亦被当做佛家圣物,而不管是最初的睡莲,还是后来的红莲,其超凡脱俗的美态着实无法与白莲花相比,此花只应在瑶台。诗中也提到,诗人想要将白莲花子寄往长安,事实上,诗人也这么做了,不过并非是长安,而是寄往洛阳,栽种在了自己的府邸。数年过去,栽种下去的白莲种子竟长得和江南的白莲一样茂盛,诗人终于不必怀念在江南泛舟于白莲丛中的生活了。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
白居易就像记日记一样不厌其烦地以诗歌记录白莲的情况,在多篇诗歌里解释引种原因,栽种情况以及内心的成就感。白莲早在移离吴地、繁茂生长于异地他乡之前,就在诗人白居易的心间扎根发芽,从此大量出现在白居易的诗作中。白居易的荷意象诗歌共有128首,其中提到白莲的诗歌共有24首,如《莲石》:“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欲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写出对白莲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又如《池上二绝》:“小娃撑小艇,偷菜白莲回”,看着小娃娃偷采自己引种而来的白莲,心中滋长着难以掩饰的自豪之情。
然而,在他的诗中,没有什么禅意的抒发,有的只是对于白莲花这一种植物单纯朴素的喜爱,仅仅停留在实物描写,是一种视觉感受,而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强调。在白居易众多包含白莲花的诗作之中,只有《赠别宣上人》这一首中的白莲可以精神审美产生联系: 荷意象在唐诗中的审美发展(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