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余华小说《第七天》死无葬身之地中的和谐世界(2)

时间:2021-08-26 19:22来源:毕业论文
从裤袋里掏出证件给警察看一下后就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向两个警察点点头后跳上面包车,一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4](p22) 这一系列细节描

从裤袋里掏出证件给警察看一下后就“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向两个警察点点头后跳上面包车”,“一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4](p22)

这一系列细节描写分明有点“贼喊捉贼”的意蕴,“有证件”、“点头”、“没有牌照”几个关键词一提取,很显然是官官之间的把戏与计谋。政府的暴力拆迁,让郑小敏熟睡中的父母葬身在一片废墟之中,政府的强制手段,弃两三千的民众反对意见于不顾,并将死亡事件编造成因公殉职,显然与现实社会的民主,法治要求相违背。作者以生命为代价控诉了政府的黑暗,希望以血的教训来唤起政府的反思。这里余华将笔锋直指政府,写别人不敢写,说别人不敢说,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余华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的,他要保护百姓的利益。在无名人士的冤假错案中,轻描淡写的严刑逼供过程,看似冷漠,实则残忍。在这个民主,法治要求的社会里,严刑逼供下,对的能变成错,错的能变成对,简直是荒谬至极。至于这篇新闻稿的真实性与否我们暂且不必深究,因为与官府挂钩的事情我们了解的范围有限,但是官府的权力意识根深蒂固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所以在余华创建的“死无葬身之地”和谐世界里,自然一切就真相大白了,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这里是真正的解脱和自由之地。

    在《第七天》里,余华笔下的人物都充满正义,积极主动,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看客,这是余华与鲁迅的最大差别。余华相信群众的力量,这是时代的象征。在我的另一个妈妈李月珍的事件中,作者虽然只有简短的叙述,但是却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反映了出来。当李月珍发现这个社会的丑闻时,正直的她没有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而是提着菜篮去了报社,正是因为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逐渐走进了每家每户,因此它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件事情被报道之后,记者随即到医院调查情况,结果不明缘由的院长出来接见,了解情况后脸色立马变了,将责任推给副院长,副院长再推给办公室主任,丧失人性的办公室主任将事件归结为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将死婴视为垃圾。在权利的面前即使金钱也会黯然失色,报社接到上面的指示撤销了报道,正义的公民便将新闻发布在网上,在舆论的压力下院方才承认错误。所以余华在《第七天》里不断地依赖网络媒体,不断地借助民众的力量,借助他们的手还原事情的真相。然而,在现实的当天晚上,只有太平间发生了地质坍塌,李月珍和二十七名婴儿神秘失踪,记者专门采访了打扫太平间的勤工,证实了下班前尸体还在的事实,并且了解到殡仪馆晚上不工作的规定,那么尸体去哪了呢?前面我们了解到地质坍塌,太平间出现的天坑。作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事件的问题暴露于无形,也就是作者一贯采用的细节描写。比如:观赏这个“天坑”,像是事先用“圆规”画好的。后来市政府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对外宣称尸体已被火化,但是却疑点重重,连之前的勤工也拿了封口费而改口。到这,事情便告一段落,真相我们便不得而知。然而将新闻作品植入小说创作,作者需要对新闻本身的真实性进行评判和反思。陈力丹曾说过“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从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5]所以当现实中事情的真相无法被还原的时候,余华想到了让死人开口说话,他便借助死人之口来陈述事实,这是余华创作《第七天》的一大特色,所有事情都在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的叙述中的到了还原,这种手法让他的小说再次具有先锋性。“先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可重复性’它是一种前卫性的,独创性的,尤其是在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上,体验,思考,表达前人所没有做过的。” [6](p230)但是死亡之后的李月珍也并不能说明事情的原委,所以余华在亡灵世界里还原事情真相的时候,是采用语言叙述的方式,因为现实世界会不断有人进来,会不断带来事情发展的最新进程,这里没有谎言,直至真相还原。文献综述 余华小说《第七天》死无葬身之地中的和谐世界(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93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