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者笔下还有很多丰富立体化的人物形象,他让文字变为艺术形象,供人去欣赏。马克李维在书中并没有详细描写每个人的外貌性格,但你会看见戴着眼镜瘦弱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强壮的个头较高的马格,读者会跟随作者的描写展开想象,去完善人物形象。紧跟着会带入自己的生活。安东尼所表现的是一个天下所有父亲的形象,一切为了孩子,即使不被理解也希望她开始快乐,不惧以后的心情。我们获得感动的同时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生活,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温情疗愈的特点因此被一点点显现出来,渗入人心。
二、书信风格语言尽显治疗人心的创作特点
马克李维小说的语言十分平实,秉持着矜持才是浪漫,他很少会写惊心动魄、雄伟的语言文字,从来都是用一种娓娓道来讲故事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他叙述一个人的死亡,“但是这个早晨,7:30左右,他必死无疑。”[3](P4)他用简洁的语言诠释情感,并将自己融入创作之中。而在这之中,马克李维用书信作为自己创作时的一大特色,尽显温情疗愈,抚慰人的内心。信件不只是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是表达自己真实心理的手段,一个人表面就算再刚强,再口是心非,但在内心中的自己是最坦诚的。
《偷影子的人》中“我”给爸爸写了一封寄不出去的信,没贴邮票也没有地址,只是一个孩子写下对父亲的想念。父母的离异,让“我”对父爱充满了渴求。尽管父亲一次也没有来见过我,但是孩子善良的天性并不会埋怨父亲,只是有种深深地遗憾。“吕克说他凡事都在听他爸爸的建议,我却没有你的建议可听。”[1](P81)也许也有许多人曾想和父母多相处一会儿,内心问过自己为什么难以实现,为什么明知道自己在这里,却不来呢,也许他们也自己为此找出无数个“或许怎么样”的理由。但再多的遗憾也好,不开心也罢,那最后的署名,依旧是“依然爱你的儿子”。这封简短的书信,以孩子稚嫩的语气,最直率的方式表达人对情感的追求,想要有温暖完整的爱的需求,引起共鸣。文献综述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中茱莉亚的妈妈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小说中茱莉亚的妈妈因为生病遗忘了许多人,包括自己的丈夫。在最后几年里,她总以为自己的丈夫是陌生人或者是水道修理工。然而爱是没有办法被抹灭的,它永恒的存在在我们留下的感情中。“我也希望你跑到窗前对躲在那里哭泣的父亲说,不要再哭泣了,告诉他我能认出他,告诉他我知道他是谁,告诉他我记得我们曾经那么相爱,因为每一天他来看我的时候,我又一次爱上了他。”[2](P288)母亲最后清醒时的书信,用一个女人柔弱感性的笔触,证明了爱会超越记忆与有限的生命。
书信运用最典型的,是小说《伊斯坦布尔的假期》,书中主人公戴德利与阿丽斯之间有大篇幅的书信往来的描写。戴德利是一个画家,有着艺术家天生的孤独和一些怪癖,他与父母关系差,继承着大笔财产。但是他一直无私地帮助阿丽斯去寻找自己的过去,似乎没有人知道这个格格不入的男人在想什么。但书信透露了他温柔细腻的一面。他默默地为爱付出,他在信中鼓励阿丽斯克服困难,为她喜悦担忧。他说自己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离开她,远远地离开她,但在信里他却提及自己去阿丽斯家里帮她打扫,似乎成为他每天都会做的事。他还在信中写下自己每一天去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给阿丽斯,他用自己的方式希望阿丽斯别忘了伦敦的家,早日归来。“你说每天早晨,坎都会来我住的地方的楼下等我,你是在暗示伊斯坦布尔已经变成你的家乡了吗?”,“这周的周一、周三和周四都在下雨,周三稍有缓和,但周五却是个大晴天。”[4](P278)这个傲慢的男人在信中顾左右而言他,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将阿丽斯不在的每一天都记得如此清晰,不开口说想念,但在字里行间尽是关切。他想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阿丽斯,“多保重吧,也替我问候坎。不,算了,还是不要问候他了,把我所有的祝福留给你吧。”[4](P280)阿丽斯也依靠着这些信给她的动力才能坚持着去探知过去,面对现实,解决了一直缠绕自己的梦魇。对戴德利来说,阿丽斯才是最珍贵的,他心中与孤独不羁相对的深情,尽全力实现阿丽斯梦想的浓郁情感,在书信中展露无遗。书信可以算的上是小说中的点睛之笔,也是所有美好暖人的情感的汇集。 马克·李维小说治疗人心的创作特点(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