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诗经·陈风》中的歌舞巫俗(3)

时间:2022-03-23 21:49来源:毕业论文
(二)《陈风》中的巫祭 陈国的巫术活动是一种代表了对神灵的崇拜和真诚的态度,更有着很多层的目的性。在当时礼制完善的中原地区,祭祀成为了社

(二)《陈风》中的巫祭

陈国的巫术活动是一种代表了对神灵的崇拜和真诚的态度,更有着很多层的目的性。在当时礼制完善的中原地区,祭祀成为了社会共同的典礼。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

1.《宛丘》中的传统祭祀与宗教信仰文献综述

《宛丘》是《诗经·陈风》中的第一篇,《宛丘》一诗,虽然篇幅很短,字数少,却能在这仅有的46个字中清楚的看到陈国巫术祭祀活动的整个过程,还是很原始的形式。“宛丘”是远古时期陈国的旧称,朱熹《诗集传》写道“四方高,中央下,日宛丘”,[5]宛丘是一座不到四五十米的小土丘,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证实,宛丘就是如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四千米的平粮台。宛丘是陈国传统祭祀表演的神圣之处,对于宛丘的选择有着特定的含意,宛丘近似《周礼》中所说的“囿丘”。《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冬日至,于地上之囿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6]宛丘之地势和外形皆周礼之标准相符,这说明《陈风》中的宛丘本就是上古陈国的特殊的祭祀之地。《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巫与工同。”[7]诗中所写的巫是一群专职跳舞的姑娘们,《说文解字》对“巫”字解释道:“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7]从诗歌中“无冬无夏”可以得知,她们虽然是降神的主体,但是她们还是会受统治者们的牵制,是阶级的下层人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陈国祭祀活动的频繁与普遍。

祭祀的形式主要是音乐与舞蹈的相结合,乐器则为原始的鼓和缶。一年四季与音乐和舞蹈的女孩,抱着鹭鸭羽毛跳舞,模拟各种鸟的形式。诗中所描绘的是鸟要起飞的状态,这就体现出了古代祭祀中对民族图腾崇拜现象。东夷族少嫁氏体系以“鸟”为图腾,陈国文明与东夷族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当中相互吸收。《商颂·玄鸟》中就保存了用“鸟”做为图腾的意识,以及歌舞娱神和生殖祭祀的仪式。《陈风》也着有相同的图腾意识,祖先留下来的图腾,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祭祀的主人怀着诚恳地心向神灵祷告。运用他们所会的手段与神灵沟通,使神灵高兴,表达了美好愿望。“盖大姬于后生子,以祷而得之,故弥信巫现也”[8]大姬于后得子之后,理所当然的对神灵的信任与崇拜比之前更加盛行,陈国祭祀之风也越演越烈了。

2。祭祀的世俗化转化

    陈国的统治者崇信巫术,在那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一国君主以为对的事,百姓们自然是趋之若鹜,君主神圣的祭祀是百姓们所向往的。于是,巫术盛行起来。女巫在宛丘之上手拿鹭羽,在鼓声和瓦缶声中常年跳舞,以此来祈求神灵保佑。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引用了《韩诗外传》的一条材料,陈奂曰:“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此韫丘即宛丘。陈有宛丘,犹之郑有洧渊,皆是国人游观之所。则陈大夫之游荡无度,习成风俗,由来久矣。”[9]陈奂原来的意思是以陈国之富翁奢靡游荡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嘲讽陈国的习俗由来已久,却将祭祀的圣地宛丘误解,我们或认为宛丘是祭祀的圣地,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于是,就出现了与宛丘相呼应的地方——东门。《诗经》中以“东门”为题的诗一共有五首,仅仅《陈风》就占了三首,分别是《东门之枌》、《东门之池》和《东门之杨》,还有两首“东门”诗《出其东门》、《东门之埠》属《郑风》。王柏将《陈风》三首"东门"诗尽数删去,认为是“淫”诗,东门便成为了行淫之所。实际上这三首诗今人多认为是情诗,东门只是相会的场所。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郑城西南门为溱、洧二水所经,故以东门为游人所集。”[10]推测《陈风》中所描绘的“东门”,应该是男女聚会的地方。《毛诗正义》认为《东门之池》中的东门指城门,池即为靠近东门之城池。笔者认为,东门是陈国百姓们游玩、聚会和娱乐的场所,与郑国的东门是一样的。《东门之枌》中“子仲之子”是出身富贵的大夫之子,“不绩其麻”的是下层劳动的妇女。不一样等级,地位悬殊的人们都聚集在东门这个地方一起游玩,东门的地位的分量堪比宛丘。东门是全民娱乐的公共场所,男子女子一起在树下跳舞嬉戏,一幕幕的娱乐的景象。陈子展在对《宛丘》所写的祭祀歌舞与《东门之枌》中所写的民间歌舞加以对比的时候认为两者是不同形式的舞蹈。他在《诗经直解》中写道:“虽日世俗歌舞源于宗教歌舞,此诗明言世俗歌舞而非宗教歌舞,宗教歌舞以女巫为主,世俗歌舞则男女并行。”[11]陈子展解释《东门之枌》中所描写的是民间百姓们自发性的舞蹈,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男女一起,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这是与《宛丘》中的宗教舞蹈有所不同的。 《诗经·陈风》中的歌舞巫俗(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15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