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苏童长篇小说《碧奴》一滴眼泪的现代重述(2)

时间:2022-05-21 10:24来源:毕业论文
第三阶段由杞梁妻到孟仲姿的演变。《琱玉集同贤记》中有着略为详尽的叙述,燕人岂梁为了避免被始皇抓取修长城,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就躲到了孟超家的

第三阶段由杞梁妻到孟仲姿的演变。《琱玉集·同贤记》中有着略为详尽的叙述,燕人岂梁为了避免被始皇抓取修长城,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就躲到了孟超家的后院,恰巧遇到了孟超的女儿仲姿,岂梁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两人结为了夫妻。婚礼过后,岂梁回到了家中,主典因为他的私自逃脱十分的生气,就杖杀了他并将他的尸骨埋在了城墙之下,仲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对着城墙哭泣。城下白骨纵横交错,无法辨别,于是仲姿就割破手指将血滴到尸骨上,说“血只可以浸入岂梁的尸骨”。她依靠这样的一个方法,成功的找全了岂梁的尸骨并将他安葬了。演变到这儿,除了孟姜女的名字没有点名外,故事的情节与现在流传的相差不多了,故事的主题也由原来的反对庸俗的封建纲常,变成了此时地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了。

第四阶段就是关于孟姜女和秦始皇的纠葛了。到了唐朝,敦煌曲《捣练子》中云“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燕)山更不归”,首次出现了“孟姜女”这个名字,至此这个名字也一直为后人沿用,故事也从原先的“夫死哭城”这个版本变成了“寻夫送衣”、“哭崩秦始皇时的长城”,至此,主题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等到了清朝,逐步形成了现在众人所熟识的版本:

故事的主人公之所以叫“孟姜女”,是因为她的母亲姓孟,乳母姓姜,所以取名孟姜。一天,孟姜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花园散步,无意中遇到前来避祸的范喜良,一见钟情,便结为夫妻。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姻缘。后来范被征去修长城。孟姜女梦到丈夫,害怕他受寒,所以决定千里送寒衣。她一路获得了不少人的怜悯和资助,历尽艰险,终于走到了长城下,就在这时,她得知了范喜良的死讯,眼泪随之而下。她的眼泪让城墙为之崩塌,她通过滴血认尸的方法,终于成功地找全了范喜良的尸骸。恰逢秦始皇驾到,被孟姜女的美貌吸引,想要霸占她为妃。孟姜女借机提出了三个要求:文武百官要为范喜良披麻戴孝,秦始皇要紧随随后为范喜良打哀杖,同时她要将范喜良埋葬在东海边上。秦始皇将她的要求一一办到后,孟姜女选择了跳海自杀殉情,随范离去。

纵观这个故事的整个发展历程,剧情是越来越繁杂了,人物的形象也是越来越丰满了,尤其是之后出现的“送寒衣”、“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等剧情,都彰显了孟姜女的坚强以及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至此,主人公的形象由原来的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女子变成了敢于向现实挑战的强者。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封建女子从深闺中走进现实里的,她从一个深闺少妇蜕变成了敢于同现实做斗争的奇女子。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缩影,它将封建统治下女子的漫长斗争过程浓缩到了千里路上;同时这也是一个代表,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同她一样走在成长路上的女子。对于这样的一个篇幅短小的故事,历代的人们都在加添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身的观点。当然,苏童也不例外,他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一个故事,注入了现代的情感,重新演绎,创作了《碧奴》。

二 碧奴的苦难与哀伤

苏童没有对“孟姜女哭长城”进行简略地重述,他采用并融合了故事中的各种元素以及现代写作的相关内容,通过独特的想象力与丰富的语言功底,缔造出一个与以往有很大差别的不一样的人物形象——柔弱的,只能依靠哭泣来诉说的泪人,尽管如此,她又是一个果敢倔强的,遇事勇往直前的生命体。

碧奴——苏童给予“孟姜女”的全新的名字,清雅而又秀丽,与“孟姜女”相比较,这个名字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这也在无形当中增长了这部作品的文学性。碧奴,人如其名,灿烂如花。这样的一位美丽女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无形当中就注定了她未来的小人物式的悲剧命运。也正因为这样,她的故事成为了对万里长城的一种最柔韧的控诉,同时这种控诉又会是永远存在着的。《碧奴》是苏童对“孟姜女哭长城”进行现代重述下的产物,所以两者再本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论文网 苏童长篇小说《碧奴》一滴眼泪的现代重述(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40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