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浓郁的地方特色
佛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作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原乡,莫言小说的精神原乡是高密东北乡;路遥小说的精神原乡是陕西榆林;鲁敏小说的精神原乡是东坝;苏童小说的精神原乡是枫杨树……而徐则臣小说的精神原乡是花街,苏北运河旁一条即将被城市化进程覆盖的古朴街道。自然这里具有原生态气息的花街乡土方言及运河文化就进入《耶路撒冷》中,使得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论文网
(一)以苏北方言为基础
语言是作家写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因此每个作家都注重自己语言体系的构建。而徐则臣娴熟的语言使用能力无疑是《耶路撒冷》这部小说成功的关键。方言是一个区域人的母语,是人们从儿时就逐步积累起来对世界的认识与情感体验的集中展现。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但体现在词汇上还体现在语音和语调,它能够体现小说创作者的一种特殊的语感。
小说源于生活,徐则臣对运河旁的花街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因此他喜欢将这里的方言融入小说中,使得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苏北乡土气息。比如,“花街的日子好过死了。”[4](P7)其中的“日子好过死了”意思是现在花街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很多,人们不愁吃穿生活幸福。这里老何用略带夸张的语气说出,将老何豪爽、直率的性格体现出来。这里方言的插入也更贴合当时闲聊的气氛,让读者更觉亲切自然。再如,“我就知道还在挺尸。” “挺尸”普通话的解释是形容尸体直挺挺的躺着,但是在苏北方言中是还在睡觉或者人比较懒惰怎么叫也不醒的意思。带有几分幽默式的色彩写出老何对儿子还在睡觉的不耐烦,但又无可奈何。徐则臣用其极其独特敏锐的视角,创设出极其鲜活个性的语言风格,体现出徐则臣式语言的巨大魅力。
(二)以运河小城文化为背景
文学作品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它是表现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耶路撒冷》这部小说以几位主人公的返乡为主线,因此小说大部分场景设置在故乡花街,自然这里运河文化也就成了小说重要的背景文化。作者依托这里的文化独具匠心的将苏北运河湖畔花街的生活场景搬到小说中来,与读者一起分享这份独特韵味的美。例如,“花街”、“大和堂”“老歪杂货铺”、“石码头”、“豆腐坊”“斜教堂”、“石板路”……这些都构成了这部小说重要的场景,使故乡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顺着运河水一下子走进古老运河湖畔的花街,水汽氤氲、恍惚朦胧。在光影昏黄中走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看着古朴的街道与店铺感受着运河边的历史文化,慢慢走进小说主人公所生活的环境。“运河”这个特殊的场景更将历史与现实相勾连,使得历史风尘气息更浓。这些场景的构造,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底蕴和魅力。给这部现代小说增添一丝历史风尘韵味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然而,当远走的年轻人再次回归时却发现故乡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的乐土。城市化的潮流已经悄悄涌入运河湖畔,涌进这座宁静的苏北小城。如今的花街已经不再是儿时的那般自然、古朴,它已经在城市化和现代化潮流中越走越远。荒谬热闹的翠宝宝纪念馆,人工建造的御码头上停靠着别扭的仿古画舫,到处高楼林立房地产业极速发展,政府对“大和堂”和“斜教堂”蠢蠢欲动……熟悉的乡土就像老何最擅长的白大雁鱼汤,鱼就在运河捞,不用放任何调料,甚至连碗和筷子都不是太干净,但有着柴火烧出的醇美鲜香。老何放弃陪伴自己半辈子的船,换上太监的服装在人工修建的假御码头上划船。几天后突然离世,醇厚鲜香的鱼汤被老何带走了。前后的变迁,昔日宁静的运河小城早已不在,远走一代人的归乡之旅终究还是无功而返,再也回不到从前。 徐则臣新作《耶路撒冷》70后一代人的精神之旅(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