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意象叙事手法
“意象”属于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小说的意象文化作为一种文学存在,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焦点。杨义曾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5](P289)徐则臣在小说中一直注重意象文化的构建,在他的笔下有一大批独具风味的意象。例如,“京漂”系列中的“蚂蚁”、“水煮鱼”、“沙尘暴”等等,“花街”系列中的“老榆树”、“杂货铺”、“修鞋摊子”等等,而在小说《耶路撒冷》中徐则臣通过对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花街生活场景的敏锐洞察力。使他又创造出一大批富有运河小城风味且极具美学价值的意象,小说中出现的意象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历史风尘气息的生活空间意象
《耶路撒冷》里呈现的许多生活空间意象都弥漫着历史的风尘味道。如“花街”、“大和堂”、“米店”、“老歪杂货铺”、“运河”、“石码头”……这些都构成了小说重要的生活空间意象,看到这组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致远诗歌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这些地点空间都让人感到浓厚的历史风尘与生活气息。文献综述
“花街”、“大和堂”、这两者仅仅以意象出现,作者对其并没有过多的细节描述但是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在一开始就将这两个意象赋予了特殊的空间含义,它们是小说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点是故乡的象征。象征着那段与小伙伴们一起成长的童年时光,而如今却只能成为魂牵梦绕的港湾。两个意象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从起初的想远离,到渐渐地思念,到最终发现永远回不去的失落与无奈。
而“老歪杂货铺”、“米店”、“豆腐坊”等这些古朴的生活意象则为故乡添加不少乡土烟火气息,使故乡更加具体可感。“运河”这一意象则拓宽了小说文本的历史空间,将大运河的史实和如今运河文化根植其中。运河边的水气氤氲同时也给“淮海”这座苏北小城增添些许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
(二)隐寓灾难的自然意象
《耶路撒冷》中出现的自然意象多沾染花街人民某种宿命观的气息。谈及自然意象,就不得不将“闪电”及“雷”这两个意象抽离出来,这是两个颇具象征性的意象。作者似乎很热衷这两个自然意象,在作品中频繁的展现出来。每次作者对它们的描写都很细致而且想象奇特,场面宏大、恐怖令人生畏。这两个意象在自然界中是暴风雨到来的前奏,在小说中也是人物命运发生“暴风雨”的前奏。每一次这两个意象的出现对于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极大的灾难,或许就是初平阳母亲说的恶时走雷吧。在小说中这灾难主要发生在铜钱、天赐和秦环奶奶身上。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对于铜钱,作者说他天生爱招雷电,二十年前就遭遇过一次。“一道闪电贴着他的后背划过……在他脊梁上拉出了一条血口子。”[4](P23)而今天他又因为自己扔了一个石头在铁轨上恰巧火车因故障停了,远处传来雷声。他就被吓的疯癫了,固执的认为“我把火车弄坏了,雷就追过来了。”对于十一岁的天赐,“一道雪白的闪电擦着他鼻尖插进运河,他被吓傻了。”[4](P123)这也是天赐悲剧命运的开始。对于秦环奶奶,“那夜里的运河,就是一口全世界最大的高压锅,闪电所到之处都沸腾起灼烫的水花。”[4](P331)就在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秦奶奶背负着十字架倒在了雨中,再也没有站起来。 徐则臣新作《耶路撒冷》70后一代人的精神之旅(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