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罗列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的史料来源,首先当推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因身在与三国时代相距不远的年代,他写在《三国志》中的史实大多可信。距陈寿写完《三国志》后的百年间,南朝刘宋时期的斐松之给《三国志》作补注,这些“斐注”对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罗贯中写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杀吕伯奢、空城计等故事,皆是引自“斐注”。再往后还有晋朝人和南朝人写的一些笔记和文言小说,诸如《世说新语》、《斐子语林》等,这些小说同样载入了一些三国人物的奇闻趣事,有些故事也被罗贯中采用,后成为《三国演义》诸多故事中的一部分,比如著名的曹操梦中杀人的故事,便是从这些笔记小说中摘录的。接下来便是胡适所说的“五百年间”的创作积累。大致统计在《全唐诗》中存在大约137首以三国为题材的诗篇,较为著名的有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观八阵图》等,这样一些吟咏三国人物和故事的唐诗,对《三国演义》的创作积累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杜牧《赤壁》中两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被罗贯中引用过来就化为了《三国演义》中借二乔之祸激励周瑜的一段典故。到宋代时,“说话”艺术在民间兴盛起来,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能够清晰看出讲述三国故事在宋代民间已成为一时风气。再到元代,元杂剧中有很多三国戏,诸如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经典桥段,都被搬上了戏曲舞台。而作为元末明初人的罗贯中,这些元代剧中展现的三国故事对他创作《三国演义》不可能不产生影响。除元杂剧以外,另有一部《全相三国志平话》对罗贯中同样影响深远,《三国志平话》中的主要情节,大多被罗贯中润饰加工后采用,《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其实在《三国志平话》中已现雏形。总之,罗贯中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作出的《三国演义》这部集大成之作,恰如明人高儒所评:“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2]
因罗贯中创作出原版本《三国演义》的时间过于久远,且纸质书籍难以保存,因而现在能够看到的刊刻于嘉靖年间的《三国演义》便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同样也是最接近罗贯中原意的版本,因其年份故称嘉靖本,也叫罗本。从陈寿的《三国志》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故事的发展流传看似应告一段落,但其实并没有结束,因为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的版本并非是罗贯中创作的原版。比如当说起《三国演义》时,人们总会反射性想起“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段评价朝代更迭的话,细问其出处,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其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然而实际上这段话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时添加的一段开篇语,与罗贯中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毛氏父子依据自身的思想倾向对罗本三国从回目、引文到行文都进行了一番修改润饰,还加入了许多精彩的评语,使得《三国演义》的叙述表达的更为精妙。因此经过毛氏父子修订后的《三国演义》,自清初以来广为流传,直至今日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版本,因其流传程度故称通行本,也叫毛本。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嘉靖本中的曹操形象
在嘉靖本《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经典形象中,曹操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从这个版本中关于曹操的描写来看,曹操形象的主导方面表现出其依旧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封建大地主的代表,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罗贯中笔下,曹操被赋予“奸”“雄”交织的性格特色,并且在“奸”“雄”的糅合间造就了曹操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罗本与毛本曹操人物形象刻画比较(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