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磁感应透明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电磁感应透明(EIT)的发现是以 1961 年 Fano 提出的 Fano 效应与 1996 年 Alzetta 等人发现的相干布居为基础。电磁感应透明是把 Fano干涉和CPT 效应结合起来的,能够有效地对光场和介质的性质做出改变。电磁感应透明效应使人工控制介质的光学性质成为了可能。前苏联科学院的 Kocharovskaya[1]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Harris[2]教授分别于1988年与 1989年提出了电磁感应透明的概念。 EIT 这个术语是在1990 年在文献中首次出现[3]。 1990年来, 电磁感应透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电磁感应透明的作用下,探测光可以无损地通过介质而不发生吸收,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调节介质的光学性质。1991年Harris 小组第一次在锶蒸汽中观察到电磁感应透明现象[4],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这个结果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1996年 Harris 在《Physical Today》上详尽地论述了 EIT 的理论和实验[5],这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经典作品。2005 年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 Fleischhauer 等人在Rev.Mod.Phys.上发表的文章[6]总结了 15 年来这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已经确认,相干辐射泵浦的原子态的不同激发路径之间的量子干涉可以控制其光学响应。一个例子是光吸收在一个与以下两者相关联的频率的窄区域中的抑制,非线性极化率的提高;光脉冲在非常低的群速度下传播。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电磁感应透明(EIT),需要一个具有通过弱探针和近谐振光场的强大控制来光耦合到激发态的两个基态的原子系统(Λ系统)。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来使光速减慢的实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95年,Harris 小组在铅蒸汽实验中使光速减慢为 c/165。之后,德国汉诺威大学 Meschede小组则得到速度为c/3000的慢光。 1999年, 哈佛大学的Hau小组在钠原子的BEC中将光速降为17m/s[7]。这一实验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于此同时,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光速减慢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同一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Kash 小组在室温下的铷原子蒸汽中取得了 90m/s 的超慢光[8]。2001 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Kocharovskaya 等人与美国哈佛大学Lukin 小组分别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实现了光速为零[9][10]。之后在 2000 年,Wang 等人在铯原子气中实现了超光速现象[11]。1995年Xiao Min 等人通过M-Z干涉仪观察到电磁感应透明增强介质的色散效应[12]。电磁感应透明致使介质的 Kerr 非线性系数有较大的增强而致使介质的折射率有极大的改变,实现了光开关效应[13]。这是一种潜在量子逻辑门的新机理。同样,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使光速降低为零,也使得存储一个单光子态成为了可能。因此电磁感应透明效应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领域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为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电磁感应透明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量子计算与量子存储是这一领域的主要突破点,同时,研究各种材料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以及对于透明窗口的控制等不同的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隧穿量子点分子的电磁感应透明(2):http://www.youerw.com/wuli/lunwen_6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