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學改编的电影【3567字】

时间:2023-02-23 13:09来源:毕业论文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學改编的电影【3567字】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学改编的电影

2012年下半年奥斯卡大银幕掀起名著改编的热潮。电影与文学联姻下的冬日恋歌“为拯救日趋萎靡的英美票房作出了巨大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学改编的电影

2012年下半年奥斯卡大银幕掀起名著改编的热潮。电影与文学联姻下的冬日恋歌“为拯救日趋萎靡的英美票房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浪潮持续至2013年。粗略统计,2012年末到2013年上半年,至少有呼啸山庄绿野仙踪在路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十部文学名著被陆续搬上大论文网银幕,文学名著经过改编进入到大众视野在世界影坛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单就2012年10月份在公映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分析,该部名著已经是第13次被搬上银幕。2013年由安妮?海瑟薇。休?杰克曼所主演的悲惨世界更是通过导演创造性地挖掘名著资源而大获成功的典范。凭借出色的演出效果,本片囊括美国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男主角等诸多提名。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为代表的文学名著电影改编具体分析,为影视剧的高质量制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1940版与2005版

傲慢与偏见的原著忠实程度分析

(一)故事开始场景设计分析

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在影片的开始部分便将故事场景设置在一个喧哗的百货店,班纳特母女在听说有一个十分富有的高富帅“将来到这个平静的小镇时,立刻焦急地回到家中,以便通知家中的先生对其进行拜访并以此获取结识这位黄金男“的机会。这是对原著背景的必要补充,马车向前形成的不断聚焦,象征着班纳特一家对金钱以及幸福的强烈追求,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导演罗伯特?Z?伦纳德,有意识地将班纳特一家所乘载的马车最终的速度超越卢卡斯一家所乘坐的马车,从故事开始便暗示了其婚姻投资的最终胜利。而与此相对,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拍摄过程中,乔?怀特导演通过影片开头,美丽。闲适的乡村风光直接向室内进行转接,更加快速地实现了主题的叙述。

(二)男主人公达西感情转变线索分析

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本打算在尼日斐花园教伊丽莎白射箭,但却事与愿违地反被伊丽莎白给其进行了一次身体力行的教导,这为观众在具体观影过程中,更加直接地理解。相信达西先生已经爱上伊丽莎白小姐找到了充分的证据。与此相对,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则是通过多次的姐妹会谈以及伊丽莎白小姐在达西的姨妈凯瑟韦琳家做客时,恰巧碰到达西先生,而对方又在此刻进行深情表白遭遇伊丽莎白断然拒绝。将这一情景设置作为达西心有所属的具体表现。达西感情转变的过程含蓄。内敛,以至于要让观众进行凭空想象,这在无意间造成了不高不低的观影门槛,以至于部分观众会认为其过于牵强。

(三)夏绿蒂与柯林斯订婚场景的不同

1940版的剧情设计中,夏绿蒂与柯林斯的订婚消息是在两家人全部在场的情况下宣布的,导演通过对在场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展现出了不同角色面对这一消息时的心理活动状况,这一拍摄手法更加注重原著的精神。而在2005版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则将这一消息的传播重点集中于夏绿蒂与伊丽莎白在郊外的谈话上,通过两人的对话,传达出他们迥异的爱情观与婚姻观,而并没有对其余人的反应多费工夫,显然,2005版傲慢与偏见的叙述重点是集中在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情感线索转变上的。

(四)达西向伊丽莎白首次求婚遭拒后的处理上

1940版的情节处理采用以下方式:达西深表遗憾,求婚失败后仅仅写了一封信进行道歉。2005版则渲染得更加动人,不仅仅在此过程中增加了达西先生的一次无言到访,更将求婚场所设置在浪漫的雨中,精彩的对话与冲突让观众过足了瘾。

(五)结局的不同设计

1940版的电影结局是通过两对有情人冰释前嫌,班纳特一家团圆美满的故事设置,作为整个故事的结局,曼丽与吉蒂邂逅爱情,为幸福的下一步延续埋下了若有若无的线索,似乎宣扬着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意味。而2005版的结尾中,伊丽莎白小姐在经过达西姨妈凯瑟韦琳的无端羞辱后,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清晨其在雾气弥漫的山间散步时,见到了同样消沉的达西,两个人终于坦诚以待,达西到伊丽莎白家求婚成功,伊丽莎白的姐姐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二。1940版与2005版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语言分析

在对具体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两版导演均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各有所长。具体分析: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父亲班特纳先生语言设计并不多,然却相当地尖酸刻薄。伊丽莎白母亲被塑造得神经兮兮。毫无修养。这十分贴和原著精神的传达。伊丽莎白的姐妹中,导演对吉英的处理方式不太成功,做作成分太大,而其姐姐心仪的对象宾格莱则没有足够的戏份表现其性格与形象。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演员选择较为成功,符合帅哥美女的搭配,在对曼丽的刻画中,导演创造性地为其加入的一副眼镜更是对其不谙世事。呆呆傻傻的形象做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柯林斯人物形象太过老气,与其妻子夏绿蒂的对比有点过犹不及的感觉,韦翰投机。谄媚的坏“形象塑造上只流于形式。

而在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中,导演将班特纳先生塑造成了一位十分慈祥,并没有愤世嫉俗情怀的标准居家好男人,伊丽莎白的母亲依旧是俗气。现实,毫无半点修养。吉英少了做作,伊丽莎白除却面容姣好,眼睛中忧郁。单纯的形象也为其加了不少分,较为符合原著精神。没有眼镜做点缀的曼丽稚气未脱,相比之下娇憨的形象塑造勉强及格。两个小妹妹的服装搭配与妆容设定的相对比较准确,伊丽莎白姐姐的对象宾格莱一脉相承地选择了脾气温和的演员塑造,这一版对于男主角达西的塑造上过多地将其渲染成为一个害羞。内向。温柔的谦谦君子,傲慢的特性则被无形地减弱了很多,本片中柯林斯是一个刻板。呆滞但却木讷的角色,甚至在其对达西姨母的谄媚中也表现得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没有做到形似的传达,反面角色韦翰基本上没有多少戏份,纯属打酱油“的角色,看不出他的奸诈,也看不出他的恶意。夏绿蒂承担了新时代下女性主义诠释的人物,她对婚姻与爱情的简介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人物塑造成熟。稳重。在语言的运用上,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尽可能地遵循原著中的语言特色,并将其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一大线索,在该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中,随处可见的经典的对白,为观众奉上了一部饕餮盛宴。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中,导演为了将语言处理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现代化改编,由于处理水平的不足,这一版的语言特色只能说能够无障碍地被观众理解,但却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哲理性大打折扣,尤其是众多煽情至极的句子,如温暖你冰冷的手“等,将故事潜移默化间转变成了两位主角现代版的情深深雨蒙蒙。

三。电影表现方法的比较

1940版的拍摄过程中导演罗伯特?Z?伦纳德,更加注重全局性的设计安排,无论是在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运用。设置场景的选取上,其都是在尽可能遵循原著精神下进行拍摄的。与其相反,2005版的导演乔?怀特,更加专注于伊丽莎白与达西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与展现上都稍显不足,无论是环境选择。语言运用甚至是角色的出现时间都没有对全局进行科学的把握。举例来说,傲慢与偏见开始处1940版的电影中,有了纷繁热闹的场面以及班纳特一家人的狂喜。追逐,这为后续的合理化开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铺垫,而与此相对2005版的片头处理中,导演则通过美丽乡村风景的展现给本片铺上了祥和。温馨。宁静的氛围。再如,影片结尾处都是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在1940年罗伯特?Z?伦纳德的导演下,伊丽莎白在彭博利与达西的误会尽消,是在蒙蒙的雨中,一切尽无言的环境下用蒙太奇的摄影方法表现出来,对达西刻板。傲慢,伊丽莎白机敏。智慧有着十分精确的诠释。而2005版乔?怀特导演在处理过程中,只是将伊丽莎白见到达西后的惊喜与释然表现出来,而没有过多地进行剧作名称与内涵诠释,以至于本片的落幕相对浅薄了些。

四。结语

电影史上,电影与文学的蜜月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张艺谋红高粱的引领下,大批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银幕。然而在一路飙升的票房下,各种粗制滥造的电影充斥其间。它们远离文学。架空故事,用奇怪的方法一次次地冲击着观众的接受能力。在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挽回中国观众的信心已经成为当下电影人必须反思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改编是电影和小说属于两种性质迥异的艺术形式的交锋,两者在互相补充的同时也进行着互相完善的推进,通过对两版傲慢与偏见的分析,笔者认为,影视界在进行文学作品改编过程中应该在遵循原著精神。情节。人物语言选择上,进行符合作者基本价值取向以及时代精神前提下进行积极的改编,这期间难免会受到原著忠实粉丝的质疑,然而名著改编在进行世界优秀文化的传递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影人在对名著搬上荧屏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对名著用心改编,不能够因为惧怕质疑而没有胆量尝试,更不能为了单纯地谋取票房而进行爆米花“似的制造。名著可以成为赚取观众眼球与票房的重要方式,然而借文学名著一夜翻身的想法是十分不可取的。对于日渐成熟的中国电影人来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如何能够真正挖掘出名著的潜力,使的国产影片能够更大范围地被广大观众所认可,已经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学改编的电影

由傲慢与偏见看文學改编的电影【3567字】: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414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