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 媒体应落实垃圾文化的筛漏 11
(二) 大学生应注重自我对文化的判断 12
(三) 高校应做好文化引领者 12
(四) 尽量避免“猴子掰玉米”式的取舍 13
参考文献 1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影响
文化,在一般人的理解里就是知识,是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而在学术上,把文化分为三类,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的文化。国家和政府应该是主流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监督者和资助者。而所谓精英就是指一个团体里的佼佼者,精英文化主要指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化文本。这样文化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式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精英文化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现代以来,我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其后也出现过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现在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而大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众的文化。何为大众,就是社会中最普通、最常见也是为数最多的那一个群体,他们的意识形态,他们的价值取向就是大众文化。然而在今天,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占领了文化的一大半市场,那就是流行文化。很多学者认为流行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是完全的等同。对于流行文化,也有学者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夏建忠在《当代流行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的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 。也有学者认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通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 。而从文化意义范畴来看,流行文化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各种流行结构与话语特征编制而成的象征符号系统,表达了某一群体或团体的价值取向。它往往是现代社会中非实用性的、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现象与活动 。综上所诉,可以看出,流行文化具有普遍性和非实用性的特点,它是供人们娱乐和享受而存在的,可以是一种观点、一种游戏或者一件大家喜闻乐见的事。只要大家愿意并且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意识上的满足,那便可以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之所以可以成为流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介质,那就是社交媒体。流行文化是与社交媒体共生的产品。社交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7年,一个叫安东尼·梅菲尔德的学者提出的。他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定义,社交媒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今天大家普遍熟知和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的两大要素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加速了流行文化的扩张,同时更加大了流行文化对大众日常生活、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影响,成为了当今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不管是流行文化还是社交媒体,都是一个共同的作用对象,那就是人民大众。而在人民这个大群体里,有着各色各样的小群体,他们有知识层面的差距,有教育层面的差距,有社会地位层面的差距等等。这些差距致使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有能力去成为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作用的对象。而其中有一个群体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其他的什么条件,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具备,因而也就成了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最佳的作用对象,这个群体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交媒体最忠实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流行文化最主要的追随者和传播者。大学生是国家储备的人才,他们在思想、意识上都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极具叛逆心里,对新事物有强大的好奇心。加之他们是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新事物,去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并使用新技术,去刮起流行的大风。这就导致了社交媒体下,流行文化在大学生中翻起了火热的浪潮。但这浪潮却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4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