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失实成因及案例分析
(一)信息来源错误
新闻记者的一项日常工作是寻找适合的消息来源,并且从其中搜集有关新闻选题所需要的素材,有时,新闻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新闻事件,因此,必须借助消息来源的讲述来获得新闻素材。由于社会发展下的利益分化,不同主体往往会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在一起新闻事件中,消息来源更加丰富多样。比如撰稿人故意编造或技术失误、网络媒体的传言与恶搞、政机关的片面宣传、企业的公关宣传等都有可能导致科学新闻报道失实。有时,为了宣扬对自己有利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消息来源会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发布,甚至会故意释放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倘若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没有尽到查证的责任,那么对科学新闻的报道就会失实。
《杭州日报》曾在2011年7月27日刊登了一则新闻,该条新闻内容为:“广州媒体的一则报道在燕窝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周女士在燕之屋购买了血燕并将之送检,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含量高达3.6g/kg,而亚硝酸盐则是一种致癌物质。一时间,各渠道媒体纷纷发出报道质疑进口的东南亚燕窝 ( 尤其是血燕 ) 的品质。为此,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口管理局局长拿督珉阿膜、马来西亚出口卫生部(出口检验局)总监拿督凯孺哈兴等人昨天前来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澄清了市面所售马来西亚血燕都是假冒的谣言。[4]”此后,新华社驻吉隆坡的记者核实发现,马来西亚并没有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也没有进出口卫生部,可以说,新闻发布会来头最大的两个官员,在马来西亚其实“查无此官”,由此证实这篇新闻报道为不实报道。而在马来西亚政府网站搜索凯孺哈兴和珉阿膜两人护照姓名,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发现同名同姓的一名为马来西亚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保护局下属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有一名研究人员,另一名为马来西亚卫生部的个人事务官。记者对于此类新闻的报道本就应该慎之又慎,《杭州日报》在报道这则新闻时显然没有把握好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由于马来西亚出产的血燕在中国遭遇到信任危机,两名所谓的马来西亚拿督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该产品辟谣,但事实证明,两人的身份是假冒的。《杭州日报》的记者轻信了他们的一面之辞,在报道强调两人的“拿督”身份原本是为了突出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孰料误信其虚假身份,导致报道失实。虽说是因为两名假冒者主动造假,但记者采访懈怠,疏于求证,也应承担责任。事实上,记者可以从国内国外两个途径做好核实工作。比如求证一下两名拿督的身份,再比如国外政府机构在华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程序等。由此可见,消息来源架起了记者与科学新闻报道之间的桥梁,对科学新闻工作的完成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杭州日报》记者没有通过自己的科学考量,过于依赖消息来源的讲述,又盲目的相信了消息来源:所谓的广州媒体,因而作出了不实的科学新闻报道。
(二)误用数据
导致科学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也可能是相关数据错误。记者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数据,以便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好地说明,以使科学新闻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方便受众对科学新闻事实进行更好的了解。但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准确的,其来源或出处应该有据可查,应是权威、可靠的。但一些记者盲目迷信数据,为达到目的,也会将随手拈来的数据写入报道中 ;或缺乏对数据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从而将数据解读错误,并将之传播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浅析科学新闻失实的成因及对策(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5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