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微博客户端对时事政治新闻传播的影响(3)

时间:2021-08-09 21:50来源:毕业论文
(二)时事政治与社会、经济科技新闻的差异 社会新闻与日常生活的种种事件有关,尤其是以道德伦理为根本,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与时政新闻相

(二)时事政治与社会、经济科技新闻的差异

社会新闻与日常生活的种种事件有关,尤其是以道德伦理为根本,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与时政新闻相比,社会新闻更具有人情味、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以及趣味性。而经济科学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和专业性,传播不及时政新闻广泛。

(三)时事政治与体育新闻的差异

体育新闻是对体育运动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最主要的就是运动竞赛。同时,体育新闻也具有情感性、国际性和娱乐性的特征。虽然它和娱乐新闻同属休闲娱乐类,但与认真严肃的时政新闻相比,体育新闻尤其是竞赛新闻更能让观众身历其境,观众情绪也随着赛事而波动,在观看比赛的同时感受到跨民族跨文化的体育竞赛的魅力。

三、新媒体对时事政治新闻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积极影响及其归结为大众受众心理的原因

以新浪微博为例,几乎每个传统纸质媒体都已经在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时刻向受众推送各类新闻。许多刚发生的新闻想要面世,再也不用等第二天才能发行的报纸,只要媒体的网络编辑简单的语句就可以通过微博客户端迅速的发表,凸显时政新闻的时效性。通过网络了解新闻的人数每日都在增加,同时,基于微博使用人数和各大官微巨大的粉丝数量,时政新闻也能以最快速度传播,为人所知。例如人民网官微,目前的粉丝数已经达到了3118万;扬子晚报官微的粉丝人数也达到了739万人。我们将其原因归结于大众的受众心理。

受众心理有六种效应,四种倾向。六种效应为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和从众效应。四种倾向则为共性心理、个性心理、顺向心理和逆向心理。[3] 官方媒体大都是经过微博认证的正规媒体,具有很大的可信度。由于前面提到的新媒体强力的时效性,各大官微可以最快编辑发表信息,迅速抢占眼球,并由多平台进行转发,同步播出,及时引导正确的舆论。同时微博的评论功能也能让受众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时政新闻的看法和观点,异议和意见也能及时提出,形成了线上线下良好互动,这也是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中能更清晰直观的理解时政新闻想要传达的消息,也就能更好的理解政府工作,在受众心中建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除此之外,由于微博的功能多样,不仅可以发文字说明,还可以配图、配视频,具有超链接功能,可以关联与之相关的网页、视频等等,这些都丰富了新闻的内容,给受众最直观的体验和真相。[4]在时政新闻中,多种功能创造整合出的时事新闻,更能让受众接受理解,满足了受众的多样需求。这里便利用了受众的威信效应、投射效应和从众效应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推进了时政新闻在受众间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它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

(二)消极影响及其归结为大众受众心理的原因

虽然新媒体在时政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作用很大,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同样存在,其原因也归结为受众心理,在上文已经进行部分阐述。严肃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下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微博是社交网站,传播量的巨大也会造成利益的倾斜。有些新媒体走向了商业化,只追求公众关注量和自身效益,忽视了时政新闻的严肃性,忽视媒体身上肩负的传播真实新闻的责任,将公众看做消费者而不是国家的公民,甚至不顾自身的权威性,编造虚假新闻以博眼球、博出位。[5]公众如果被虚假新闻或者过激言论蒙蔽了双眼,就容易造成舆论动荡。另一个方面,由于微博基本人人能申请,网站的申请成本也很低,所以新媒体除了认证官媒以外,还有很多鱼龙混杂的情况,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性以及受众心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例如,《法制晚报》网站发布了一则名为《季宅“失窃”案被告人无罪》的虚假新闻。这样的虚假新闻不仅伤害了公众的利益,也破坏了新闻媒体的可信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公布的内容一旦出错,即使非主观性,也很可能造成舆论冲击,从而影响了政治稳定。由于受众心理的从众效应,很多人对新闻不加辨识,全盘接受,很容易被虚假信息蒙骗,情绪受到鼓动,往往会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政治煽动,诋毁甚至攻击政府,大肆宣扬分裂、恐怖zhuyi等毒瘤,需要我们极大的警觉。 新媒体微博客户端对时事政治新闻传播的影响(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799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