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绞吸式挖泥船上,对综合工况的检测和分析是提高绞吸式挖泥船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挖泥船施工时情况复杂,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疏浚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并总结了一些有用的经验,比如:于较软的土质相比,在挖掘较硬的土质时,绞刀的转速要大一些,横移的速度要小一些,泥泵的转速要大一些[13],压力和真空表的度数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实际疏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压力表的变化,尽量合理的控制绞刀等的转速。这些总结一般是经验性的,不能用数学公式和数据表达,该经验只是对某一疏浚船的某一次工作情况而制定,适用面窄。这些参数都是由施工人员灵活制定,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常常导致参数不是最佳而影响疏浚效率和质量。8506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新技术逐渐被运用在挖泥船上,各国都运用计算机来采集和收集挖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以提高挖泥的效率。国外的挖泥技术发展过程经过的三个台阶:高效疏浚、精确疏浚、监控疏浚。以荷兰的IHC公司和德国的KRUPP为典型代表的的世界顶尖疏浚船制造厂[14],在制造挖泥船的时候均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控制设备。提高挖泥船的集成监视水平无疑是符合挖泥船高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的,对于保证和提高挖泥船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外做该系统的厂家有很多,例如荷兰的IHC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采用DPS定位,通过超声波测深和水下成像技术,检测水下挖掘断面,达到疏浚时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效果良好,实现了机舱自动化和疏浚技术的紧密结合。此外荷兰还开发了PCWindows的多套控制软件,例如IHC公司集成了DTPS、DP\DT和ECDIS技术的综合控制系统[15]。论文网
该公司不仅生产制造挖泥船,而且对挖泥船的疏浚和设备和监控系统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例如2004年广州文冲船厂为广州航道局制造的2300立方米的挖泥船[11],该船的疏浚监控系统和挖泥设备都是由IHC公司设计制造的,该系统全部在用硬连线,没有采用网络技术。德国的LMC公司在挖泥船上也很有优势,我国的第一艘自航式的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就是由该公司设计,监控系统和挖泥设备都是由该公司设计制造[16]。
具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近千艘的挖泥船,可形成约每年5亿平方的的疏浚能力。在我国,疏浚任务只要由两个系统来完成,一个是交通系统,一个是水利系统。代表交通系统主力军的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公司是在港口建设和航道疏浚的主要力量,年疏浚量约3亿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3,其绞吸式挖泥船己形成40、80、120、180、200、350、500m3/h系列。但是国产挖泥船与国外产品仍然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大型挖泥船上。主要是受我国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和相应的船员仓和生活设施影响。部分设备的质量较国外产品有差距,如尺寸、重量、效率和寿命等。因此,每艘船的船员明显多于国外水平,国内的造船周期也长于国外。大型挖泥船的主要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无法适应国内对挖泥船的巨大需求。
行业内的巨大需求促使更多的国人进入到挖泥船的,研发中来。例如薛晓飞[22]从实验平台的整体布局入手,统筹机械和控制部分以及其他部分的作用和位置,合理的安排相互位置,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在实验中不必要的移动,实验平台尽可能简单而高效。同时侧重机械部分的设计,利于分析软件ANSYS对实验平台进行静力学分析,使得实验平台避免共振,得以有效的工作。为以后实验平台的改进和安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南理工大学的龙红刚首先讨论了PLC工作的原理和具体实现的方法,然后参考了“新海豚”绞吸式挖泥船的控制原理[18],先进的、集成化、网络化的疏浚船舶监控系统,下层通过独立的PLC系统对船的液压疏浚系统,疏浚设备和自动电站进行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上层通过SCADA系统对全船个系统进行图形操作和显示。大大提高了疏浚的工作效率和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操作,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增加。还有朱文亮为了满足数据采集速度和传送可靠性,利用WINCC组态软件编制上位机的控制软件[17],同时采用OPC通信技术,监控包括液压,机械,电气水力等多个子系统,完成了疏浚实验平台的监控系统,为绞刀切削性能和疏浚特性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挖泥船疏浚设备和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0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