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学生微博问政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立冬(2013)[ ]指出,话语权是赋予公民的提出意见的权利。文中先着重笔墨去界定话语权含义,方便精确的探讨大学生在通过微博这个媒介去表达自身观点时的内在需要,动机和深层次的含义。从大学生的具体行为入手,探讨在新时代下从其行为方式、群体特征、心理状态、社会意识、价值观念这几个不同方面阐明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话语权的行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而深入的揭示大学生话语权利实现的困境和主要矛盾。从权利的拥有实现角度来解决问题。
王灵芝(2010)[ ]文章着重在舆情的角度,从思想政治专业的理论研究出发,强调对高校学生的引导进而规范网络舆情。文中的亮点在于探讨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的相关网络事件研究发现其传播规律和消长规律,建立起高校学生舆情引导的机制来规范大学生思想。文本关注点不仅仅在于互联网问政问题产生,而更加专注于提出这些问题的大学生群体。
汪兴和(2015)[ ]文中更注重对舆论的思想控制,对舆论相关方向把握和话语权比重比较大的博主之间的思想掌控。要求政府能够积极的响应相关的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封锁等等具体措施的研究。
(3)大学生的民意表达
张蓉(2012)[ ]作者的研究领域是管理科学,更多的运用了数理化的研究方法,定性的去分析网络民意对社会管理的促进。通过个案分析、实验对照、系统动力学多项方法,得出社会管理的相关模型并结合地方实际修正,以达到改善治理模式的目的。
张思嘉(2010)[ ]文章从利弊两方面对日益繁荣的网络民意表达进行梳理,在网络表达热烈发展的时候深刻剖析它最恶劣的衍生物“网络暴民”的相关危害。针对网络民意是否是真民意,网络民意怎样表达可以更规范更有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网络民意表达规范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陈燕萍(2013)[ ]作者研究基于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针对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兴模式未来引导做出研究。结合主义理论中,主义是人民群众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推动民主进程过程中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进步青年在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等研究。对当下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提出改进建议,如制定相关法律,创新政府在线的执政能力,提升大学生公民精神等等。
2 国外相关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的相关外文搜索以及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相关关键词检索,相应学术研究也集中在政府决策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如:政府政策传达,政府灾害预警在twitter等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发布,美国总统大选在facebook上的民意调查等等。
(1)宏观层面的网络问政或互联网政治参与研究
英国人醒德威克(2010)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自媒体的出现对政党选举、社会运动、地方政府和全球治理等等的方面的影响。分析出来,数字鸿沟以及互联网自身的治理问题,监视、隐私与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互联网媒体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等角度的问题。[ ]
美国的马修·辛德曼(2015)讨论,互联网针对美国的政治所造成的影响,关注于“民主化”这个议题,探讨民众狂热与网络民主的纯粹美好想象。著作针对在线竞选、链接结构、流量模式“规模经济”种种方式,借助数据处理,对于网络政治勾画出宏观的景象。[ ]
(2)微观层面的网络问政或互联网政治参与研究
美国桑斯坦(2003)认为,网络技术已经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并没有通过这个平台变得更加民主,反而是变得愿意听闻自己喜欢的讯息,拒绝自己厌恶的讯息。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割裂,更容易引起冲突。[ ] 大学生民意表达国内外研究现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4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