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随行装药下的内弹道国内外研究现状(2)

时间:2018-05-06 20:18来源:毕业论文
20世纪五、优尔十年代后,美国的研究者们将高氯酸铵与无烟火药进行混合压制,制造出了燃速达到6.4m/s的新型火药。将这种火药在16mm火炮上试验时用作随行


20世纪五、优尔十年代后,美国的研究者们将高氯酸铵与无烟火药进行混合压制,制造出了燃速达到6.4m/s的新型火药。将这种火药在16mm火炮上试验时用作随行装药,初速较之使用标准的粒状火药得到的初速提高了大约7%。同期,美国Olin公司在76mm火炮上用高燃速火药进行试验,得到的初速比使用常规装药得到的提高了2%,但是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差。在14mm火炮的试验中, Baer等人首次观察到在使用端面燃烧的单一装药时会产生明显压力波动现象。其最大负压差高达207MPa。Smith等人将多孔变密度硝化棉火药用作随行装药,该火药在密爆发器试验中的燃速高达150m/s,用该火药在16mm火炮上试验时, 但由于多孔硝化棉火药的抗压性较差,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初速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随后,美国的研究者们采用改变火药表面积的方法,在26mm火炮上进行了如下试验:
    1.将带状火药附于弹底,但火药并未在膛内完全燃烧;
    2.将7孔棍状火药附于弹底,火药在射击中脱离弹丸,弹丸的初速度有略微的提高;
    3.于弹底的凹槽中装3孔M7药粒.在最大膛压降低的情况下,比常规装药的初速提高了13m/s;
    4.将压实的球状火药装于弹底的凹槽中,当主装药点燃这部分火药时,由于膛压
太高,出现了膛炸;
    5.将火药装于钢网中并附于弹底,结果出现了“平台效应”,弹丸的初速提高了
近60m/s,但在所有这些试验中,钢网都在出炮口前脱离了弹丸;
     6.将91孔药粒装于弹底的凹槽中进行试验,只获得一发有效数据,其膛压和初速都不高。
美军伊利诺斯学院技术研究所和装甲研究基地的Barbarek等人,用制造可燃药筒的材料(硝化棉、树脂等)进行试验。但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抗压性能较差,装药破裂,并导致局部产生高压和压力波,其后Barbarek等人用M9胶泥将片状火药(厚度为0.3~0.8mm)粘接成药柱,并在40mm火炮上进行实验,在膛压达到517MPa时,初速达到了2360 m/s。此外,他们将7孔M9棍状药束附于弹底,在20mm火炮上进行实验,结果比普通装药时的弹丸初速提高了8%,其压力一时间曲线也得了较大的改善。这些方案和尝试都未取得关键性成功。
由于随行装药技术的关键是装药的燃速、在弹尾的附着、点火延迟时间的控制以及射击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等问题,因此80年代后对随行装药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燃速随行装药火药性能的研究,以及随行装药火炮内弹道试验的两个方面。由氢化硼燃料、氧化剂以及胶粘剂混合组成的高燃速火药是一种新型的火药,由于其高燃速的特性,故而特别适合于用作随行装药火药。因此各国弹道学者都对这一高燃速火药的配方、燃烧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目前在研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并已将它用于实际的内弹道试验中。
Kevin等人就火药燃烧性能的影响因子而对高燃速火药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通过使用密闭爆发器及光学透明仪测算得出的实验结果,得出了高燃速火药的燃烧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一文、层状方式进行的,而是以多孔的方式进行的。火药的边界条件、燃烧环境的压力及其突变、组分、密实度等因素,都对火药的燃速有较大的影响。在随行装药的内弹道实验结果方面,美国的May、Baran和Gough等科研人员,分别用多种火药在40mm滑膛炮上进行实验,诸如棍状火药、单基或双基压实火药等用作随行装药火药,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多孔火药燃烧增面性、压实火药、高燃速火药等对随行装药火炮内弹道性能有何影响。实验表明,试验效果最好是棍状火药,效果最差是压实火药。 随行装药下的内弹道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49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