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及其盐类水溶性润滑添加剂长链脂肪酸作为油溶性润滑添加剂已有较长的历史,近年来学者们对脂肪酸及其盐类作为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性能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表明脂肪酸盐是目前有较多工业实践应用的水溶性添加剂品种。如李传武合成了马来油酸三异丙醇胺盐, 其2 %的水溶液PB值为441N;梅焕谋等合成了润滑性优于油酸,24112
起泡性低于油酸的2-甲基二十酸,周忠诚等研究了多种丙二酸衍生物, 发现它们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如1 % 的BT-S-CH (CH2COOH)COOH溶液PB值为755N,还具有较好的防锈性能囚; 周灿丰等研究了二聚酸钾作为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的润滑添加剂的性能, 发现其摩擦学性能优于由水溶性改性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陶德华等以油酸钾为润滑添加剂开发了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 其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论文网
2水溶性有机金属型和聚合物型润滑添加剂
早在团年代,Ranny等就合成了二正十八烷双环氧乙烯基硫磷酸锌, 将其应用于润滑油和水基润滑液中均有较好的效果。易伦等研究了多种水溶性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的摩擦学性能, 发现以CuDDP 的抗磨性最好。连亚锋等合成了水溶性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稀土络合物, 并考察了阴阳离子对其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阴阳离子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的实质是盐析作用和吸附作用; 阳离子对极压性能的影响不太大, 但对抗磨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随盐析作用的强弱而增减, 阴离子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较大。林峰研究了烷基聚氧乙烯磷酸结构和抗磨性能的关系, 以水为介质, 锌、铜和钥盐均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 具有较长烷链的磷酸锌盐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优于烷基链短的化合物, 在保证良好水溶性的前提下, 环氧乙烷的含量高低对于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此外, 官文超还采用含(CH2 CH2O)n,-COOH,-OH等亲水基团的醇与P2O5反应生成二烷基磷酸醋, 再用“钼-锌”复合物和得到一种水溶性二烷基磷酸钥锌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磨润滑作用, 且对Cu、Fe 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段标研究了三种金属络合物的摩擦学性能, 研究表明金属络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极压润滑性能, 含不同金属的络合物极压性能一致, 而抗磨及缓蚀性能表现出Zn >Cu > Mo 的顺序。水溶性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多基于油性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性改性, 但由于金属离子易水解及在碱性环境中产生沉淀, 所以在水基润滑剂中的使用将受到一些限制。对水溶性聚合物润滑添加剂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官文超等合成了水溶性含Zn、Mo、Sn 及S、P 等活性元素的高分子型极压抗磨剂, 并研究了其润滑性能, 研究表明在水中加人0.2 -1 % 的该添加剂后磨斑直径D=0.45;将此类添加剂加到石油钻井泥浆中, 其润滑系数降低率为56 -73 % 。段标,研究了三种富勒烯(C60/C70) 共聚物及SBS 接枝丙烯酸共聚物和聚苯乙烯的摩擦学性能, 发现仅有聚苯乙乳液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其3 % 的乳液PB值为721N,D为0.70mm, 且与自制的水溶性烷基磷酸锌复配后极压能力和抗磨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极压能力最高可达9 8l N , 10 % 添加量时长磨磨斑仅为0.3。目前摩擦学性能优良的水溶性聚合物还少见报道, 但由于其具有适于环保要求的特点, 故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3含硫、磷等活性元素的水溶性润滑添加剂
硫、磷是油溶性润滑添加剂中最常用的活性元素, 并在润滑油中表现出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 将其作为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组分的研究表了明它们在水基润滑剂中同样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如日本的冈部平八郎等对R CH (COOH )2: 进行改性, 合成了水溶性硫代氨基甲酸酷类化合物, 由于分子中同时含有油性基团(-R)及极压基团(-S) , 而使其1 % 的水溶液的PB值高达882 N 。李茂生等利用油酸聚乙二醇醋的双键引人S, 3 % 的水溶液PB值达到1000N。官文超等用ROH 、吐温、Mo 化合物合成了水溶性有机硫化钼的润滑添加剂, 在水溶液中含1 % 有机MoSx 时, 其D392N。罗新民等合成了一种抗磨性能优良的水溶性含硫含氮化合物, 其0.2 % 水溶液的PB值为245 N , 且PB 值与浓度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19] 。此外, 王日华合成了水溶性极压添加剂脂肪醇聚氧乙烯磷酸酯,GAF公司合成了水溶性的烷基环氧乙烷基硫代磷酸醋, 易伦、梅焕谋等也合成了相应的硫代磷酸酷(RO)2 P(S)SH 及硫代磷酸醋的羧酸衍生物(RO)2P(S)SRCOOH, 这些水溶性润滑添加剂均表现出了优良的润滑性能。 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