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注塑模技术发展相当迅速。70年代许多研究者对一维流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由最初的CAD技术和CAM技术以图纸为媒介传递信息向CAD/CAM一体化方向发展[5]。80年代初开展三维流动与冷却分析并把研究扩展到保压分子取向以及翘曲预测等领域。80年代中期注塑模进入实用阶段,出现了许多商品化注塑模CAD/CAE软件,比较著名的有: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OLDFLOW系统、美国PTC公司的Pro/Engineer软件、美国UG公司的UGllUNIGRAPHICSl系统等等。这些先进软件的熟练掌握极大地促进了国外模具行业的发展[6]。对于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国外早就通过各种注塑CAE等技术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精度和生产效率,而在模具制造方面,国外更是采用先进的自动机加工技术,摆脱了传统模具制造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
我国在注塑模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系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始于07年代末,多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CAD/CAE/CAM集成系统”,并于1996年通过鉴定,部分成果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有,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Z0,郑州工业大学研制的2-MOLD分析软件等[7]。这些软件正在一些模具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有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
虽然国内的模具工业持续发展,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国内生产的模具其精度、型腔表面的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7]。大部分企业的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使用寿命较低,制造的精度差而且制造比较困难。其次国内对于模具的需求量巨大,模具的生产制造效率很低,这使得模具的供需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另外国内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很低,水平差、缺少经验,公司的生产工艺安排不合理,而且对产品的开发不够重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实现恶性循环,这使得相关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变得更加稀少。
国内外模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