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含氟灭火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19-10-05 14:36来源:毕业论文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把全氟己酮作为中间体就已经被前苏联科学家合成出,但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生产。全氟己酮灭火剂的合成应用的研究一直到美国3M公司正式将它作为替代哈龙和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把全氟己酮作为中间体就已经被前苏联科学家合成出,但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生产。全氟己酮灭火剂的合成应用的研究一直到美国3M公司正式将它作为替代哈龙和氟代烷类的灭火剂后,才开始慢慢的引起广泛地关注[13]。18907
在我们对灭火剂的性能进行测试时,它们的物理方面性能、灭火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参数都非常的重要,当然,灭火剂使用的安全性更也是其中不可不引起关注的一项。对于全氟己酮的安全性,我们不仅要非常的关注灭火剂它自身的毒性问题,更应该将灭火剂在火场中与高温火焰作用后产生的烟气对人员和火场中被保护物品的损害,作为评价灭火剂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含氟灭火剂本身的毒性都不算大,但在长时间进行喷射灭火后,由于灭火剂暴露于高温火场会发生高温裂解,产生氟化氢(HF)和其它的毒性气体,这对火场人员安全和设备存在极大的潜在危险。氟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生物体将它们吸入后会对其相应的呼吸系统,甚至其相应中枢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且更为可怕的是氟化氢会溶于大气中的水,它所形成的氢氟酸,具有非常强烈的腐蚀性,这些将对火场中的人员以及受保护的设备构成极大的安全威胁。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显示,在含氟类灭火剂火场内灭火时与火焰作用后产生的氟化氢浓度会受火场的温度、灭火剂释放时间、灭火剂与火焰作用时间、火场保护区容积、灭火剂浓度等很多种的因素的影响[14]。论文网
目前国内外消防领域中,对含氟灭火剂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灭火剂它本身的灭火性能、环境保护参数以及灭火系统与设备的工程系统化设计上。但对灭火剂在高温火场中与火焰作用后产生的烟气的毒性对火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威胁却鲜有研究。
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防火协会(NFPA)发布了《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含氟灭火剂及其一些其他的比较常用的洁净气体灭火剂性能的指标和设计安装灭火系统过程中的相应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含氟灭火剂自身的毒性及火场人员允许的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并且其中还明确规定必须要把火场中灭火剂与火焰作用后高温热解产生的毒性气体如氟化氢等的危险作为灭火系统设计时的一个注意点。规范虽然对释放时间做了要求,但却没能给出灭火剂与火焰作用后产生的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具体毒性参数,依然使得在进行灭火系统设计时没有具体的实用性实验参数可进行参考。
TedA.Moore等[15]根据NFPA2001中相关的规范要求,用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灭火剂分别去灭中等规模的油池火、木剁火,分析了它们的灭火浓度和高温气体产物,发现就算是将灭火剂的释放时间控制在7s内,它们高温热分解所产生的气体的毒性依然相当的大,并且结果研究中还意外的发现,在热解烟气中除了含有氟化氢气体外,还含有剧毒的氟光气(COF2)等剧毒的气体。Befit Benjamin[16]利用湿化学法和傅里叶红外法,进行小规模的灭火实验,通过对全氟己酮在灭火过程中与火焰作用后产生的毒性气体产物氟化氢和COF2的实时追踪监测,发现烟气中的毒性气体的含量主要受灭火剂的释放时间、火场规模大小和灭火剂的浓度影响。Andersson等[17]采用红外和傅里叶红外法,通过对三氟溴甲烷、五氟乙烷、七氟丙烷和全氟己酮分别与丙烷扩散火焰作用后高温热解产物的分析研究,发现作用后都产生了HF和COF2,且两种毒性产物的含量与原料浓度增长正相关。其中七氟丙烷和五氟乙烷以低速供应时,几乎所有氟元素都生成了HF,加快原料供给速度,相应灭火剂含量增加,COF2的生成含量也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并发现在原料的浓度,在接近灭火浓度的时候,氟元素大部分都生成为了COF2。 含氟灭火剂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402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