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1)低碳研究“低碳”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提出,意思是:“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6]随着低碳理念的推广,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Koji Shimada(2007)建立描绘区域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模型并付诸于应用[7];Baranzini(2009)通过对碳税研究,指出各国对不同需求大小的能源产品分别采取差别较大的税率,由此造成国际协调碳税障碍[8];Foxon(2011)提出“共同进化框架”倡导国家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方向转变[9]。51821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西方学者最先开始关注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如何对城市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地租理论、边际收益递减理论、区位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它们从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出发,结合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配置的不同,探索其中的经济规律,以求利益最大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带来的压力的增大,城市用地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0],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显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西方学术界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中,并以此为基础在控制城市不断蔓延发展问题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入“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进一步将其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来划定城市空间扩张的范围。上述过程被称之为“增长管理”或“精明增长”[11]。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国外学者在早期的土地相关理论研究中也有所涉及,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市场区位论等为代表的区位理论, 以及多样化集约式土地利用等思想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现代城市规划理念[12]。
国内研究现状
(1)低碳研究
我国关于低碳研究起步尚晚,国内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论文网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庄贵阳作为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分别从实质、核心和目标上对低碳经济进行了阐述[13];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采用碳中和技术,为获取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而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模式 [14];王中英等(2006)通过对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中国GDP与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并指出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投资方向上,因而造成重工业迅猛发展,能源需求量加大,进一步导致了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15]。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土地作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必须载体,对城市化、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从定量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研究。同时,为解决我国用地低效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内涵出发,着重探索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等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其影响机理和驱动力等[16-19],以求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提供完善的思路。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5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