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效应的概念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也被称为“惯性效应”。它的意思是说过去表现好的股票会继续表现得好,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也会继续表现差。另外一个和动量效应相反的概念叫做“反转效应”,它的含义是以前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未来获得的收益将会比以前收益率低的股票低。动量效应在世界股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虽然在早期就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动量效应的存在性,但一般我们还是认为,动量效应是在1993年美国人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的。因此,投资者倾向于购买好的股票,卖出差的股票的套利组合来获得效益。然而,此后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掀起了世界研究动量效应的狂潮。56340
国外对动量效应的研究
在动量效应发展历程的萌芽阶段,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结束,Jegadeesh和Titman运用了经典的重叠抽样方法,构造了投资组合,对90年代初上市的股票进行重检发现仍旧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1]。而Chakrabarty和Trzcinka(2003)否定了他们的想法,Chakrabarty和Trzcinka认为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有些超额收益是无法真正获得的,因为每个人利用的数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2]。等到20 世纪 90 年代,动量效应发展到成熟期,有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世界其他大洲的市场有没有存在动量效应,结果是肯定的。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1998年Rouwenhorst对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进行了动量效应的存在性检验[3]。他引用了Jegadeesh和Titman的研究方法,把这些国家有十几年的股票集中起来,分析他们的收益率,获得了和Jegadeesh和Titman一样的结论[4]。在2005年,Griffin又对 1990-2000这跨世纪的10年的股票进行了分析,发现动量效应在全球市场上都是存在的。以上过往研究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动量效应在股票市场上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随股票的诞生出现的,并不是学者用数字硬编出来的论文网。
国内对动量效应的研究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也不乏对动量效应热衷的学者们。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动量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性和合理性检验。下面不妨来看一些例子:
1998年,张人骥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的特征整体表现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到了2001年,王永宏、赵学军两人考察了深圳上海1993年之前上市的所有股票,结果显示,深沪股票市场没有发现明显的动量效应现象,可是却发现了反转效应。2003年,朱战宇等发现,动量利润只存在于形成期和持有期在4周内而不存在于月度周期性检验中,即只存在于短期内,长期时就会出现变化;2004年,程兵、梁衡义和肖宇谷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确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现象,而且在这两个不同市场周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动量效应主导着多头市场;反转效应主导着空头市场[5]。2005年,马超群、张浩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在中长期内不存在动量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这和王永宏、赵学军在2001年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同年邵晓阳、苏敬勤和于圣睿发现沪市 A 股市场存在不是特别显著的动量效应,也有反转效应的存在[6]。2006年,王志强构造了不同的动量策略组合,即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他是根据股票本身的特点不同构造的。他的研究发现,股票的价格和动量效应呈正相关,成交量的高低和动量效应呈负相关。2007年,黄成和刘东辉的研究表明,动量效应和股票价格的涨跌天数有关,如果在三天中股价一直涨,或者在四天中一直跌,那么就会按照原来的趋势运行。但是这种现象不是绝对的,当涨跌天数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反转效应。2008年,王平平和肖智兰认为动量效应与形成期和持有期的长度有关,形成期不变时,持有期越长,动量效应越明显,但是当持有期延长到一定程度时,动量效应出现衰退现象,并出现反转效应[2]。 动量效应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6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