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主要表现在精度、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上,其中精度是导航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SINS和GPS具有互补性,GPS/SINS组合导航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4]。
美、英、法等国的军方以及一些民用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对组合导航系统表现出兴趣[5]。1989年,由美国Texas公司首先推出的INAV组合导航系统,由低成本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导航计算机和GPS接收机组成。该系统采用17个状态的卡尔曼滤波器对导航信息进行处理,对于两个导航系统输出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各种系统误差的估计,再去矫正系统误差。在电子对抗环境下,该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高速环境下也能工作,经过1000h的飞行试验,它的定位误差仅为1.5m,测速误差为0.04m/s[6]。鉴于它性能出色,西方国家对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组合导航系统充分向世人展示出了它的优势,西方国家军方对于组合导航更加充满信心。1991年,为了用于武器系统、无人侦察机的导航平台,Texas公司和Honeywell公司共同研制了更加精密的GPS/SINS组合导航设备。其中,Texas公司提供了8通道双频P码GPS接收机,其伪距及变化率的测量精度分别达到了1.3m和0.003m/s,最大测量速度达到12000m/s,卫星捕获时间小于2s,启动时间小于90s,Honeywell公司提供的惯性组件,它的最大动态可超过70g[6]。这套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的体积小巧,重量极轻,但定位精度却可高达20m。美国Texas公司研制的一种将GPS和SINS进行组合的系统,实测平面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5m。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制的航空组合绘图系统,用于大比例尺绘图,经过事后处理,可得到5 ~7cm的定位精度。63541
在国内,对于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共同成立了组合导航研究组。一些学者,如秦永元,顾启泰,董绪荣,袁信,刘建业,吴秋平等,论文网在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知识之上,对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理论进行了研究[7]。由东南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GPS/DR/MM组合导航系统”和“道路几何参数的实时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将SINS、GPS、道路地图等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解决了GPS在障碍物较多的地区,如城市高楼密集区与山区,不能正常定位的难题[8][9]。曹福祥等研究了高精度GPS/SINS组合系统,以用于先进机载成像系统,经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系统所能达到定位精度为厘米级,姿态精度为10″左右。宫晓琳等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在自治农机具的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GPS/SINS低成本综合定位系统的研究[10]。
GPS/SINS组合定位发展研究现状概况: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