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X是一种典型的活性粉尘,近年来,Shauel Eidelman[19]等人对不同浓度的RDX与空气混合物中的爆轰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浓度分布(0.75—1 000 kg·m )对爆轰波传播的影响使用两相流模型,对管中悬浮黑索金(RDX)粉尘混合空气的爆轰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粉尘的爆轰波模型是以两相流模型为基准,气体和颗粒具有不同的速度及温度。郑淼,洪滔就RDX粉尘浓度对点火延迟、爆轰波压力、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爆轰波中各物理量分布,并确定了RDX粉尘爆轰的浓度极限[20]。田甜,喻健良[21]用Harlmanm装置RDX粉尘进行了粉尘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RDX粉尘来说,点火延迟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对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影响不明显;粉尘粒度对其最大爆炸压力影响很小,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粉尘粒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粉尘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或不足
在含铝炸药爆炸中,由于存在铝参加反应这一特殊现象,而铝的氧化反应又同炸药组分、约束条件、铝颗粒形状和尺寸、爆轰产物的温度和化学组分等多种因素有关,这就增加了正确认识含铝炸药反应机理的困难。
爆轰过程的基本理论是CJ模型以及ZND模型,对爆轰科学的发展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百年人们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近年来争论仍在继续。R.Cheret认为,CJ理论提出后的一百年是处在真实和神话之间的一个世纪,有必要进行重新改写[21];著名爆轰学者J.Kamlet在告别学术生涯时说,爆轰科学是由好的实验证据、大量错误信息、真伪不明的报导,以及轶事组成的杂烩[22];C.O.Leiber赞同Kalmet的意见,认为本质上讲爆轰理论是错误的[23]。李银成认为,用有统计力学基础的物态方程所作的检验表明,爆轰的ZND模型是成立的[24.25];W.C.Davis认为,爆轰科学尚未达到成熟[19]。大多数学者认为,经典爆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存在,虽然能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但也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26]。
炸药爆轰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