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泽西州的Optieal Researeh公司生产的FiberBench型偏振分析仪可用于振分析。此分析仪可用在光纤传输光束或自由空间光束输入系统的偏振光分析。 此偏振仪是一个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的系统,同时配有分析软件,工作的波长范围48n m ~1600nm。成像光谱技术和偏振成像技术是空间成像技术与光谱分析及偏振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光学遥感探测技术。下图即为此分析仪:79013
FiberBench型偏振分析仪
成像光谱技术获取目标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地表、海洋和天空中的任何物体在反射、透射和辐射光波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性,对这些特征光谱进行分析,可识别出目标的种类、材质及物质组成。干涉成像光谱技术主要包括时间调制型、空间调制型和时空联合调制型三大类技术。其中,时空联合调制型技术是光谱成像领域中发展非常活跃的光谱探测技术。它通过在无限远成像系统中加入横向剪切分束器引入探测目标的干涉信息,利用傅里叶变换反演处理得到探测目标的二维空间光强信息和各点光谱信息。与时间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相比,像面干涉成像光谱仪内部可以去掉推扫运动部件,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能高的特点;与空间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相比,它没有狭缝的限制,具有高光通量、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10]。论文网
偏振成像技术获取目标的二维空间信息和偏振信息。偏振信息独立于光强度和光谱信息,它能反映目标形貌取向、表面粗糙度、致密度、电导率、含水量等材料理化特征,不同的物体由于其表面特征不同,偏振度会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可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也能用于物质的分类与识别。1999年Oka和Kato首次提出了多通道光谱偏振技术,实现了不同波数偏振信息的同时探测,提高了探测设备的稳固性。随后2004年美国重飞行器公司通过在色散型成像光谱装置准直光路前引入Oka相位延迟组件,对色散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各个Stokes分量所对应的频谱,然后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即可得到全偏振光谱信息;美国学者Pezzaniti和Chenault提出一种基于孔径分割思想的偏振成像技术,可以在探测器靶面上形成四个视场相同、偏振态不同的目标场景图像,这种方案受限于探测器靶面的大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大大降低。Goldstein提出一种分时调制的偏振探测转置,通过旋转相位延迟器的光轴方向,改变系统穆勒调制矩阵,最后解调出探测目标的偏振信息[11]。该系统需要动态调制,无法实现偏振信息的实时探测。
安徽光机所的宋志平等人研究的基于GIS的IPS技术可以获得目标全Stokes偏振信息,但是要经过两次傅里叶变换,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国内对基于液晶光调制器的应用领域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清华大学的丁海兵等人利用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实现了光偏振态的调制,在入射激光波长为820nm时,对λ/4、λ3/4、λ/2、λ相位延迟的电压进行了校准,获得精确可调的各种激光偏振态。
偏振分析仪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