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力锚是指抓力至少为同等质量普通无杆锚两倍以上的锚。国内外主流的大抓力锚主要有马氏大抓力锚、波尔锚、AC-14型大抓力锚等,其抓力一般能达到自身重量的8~10倍,有的甚至能达到12~14倍。其中以AC-14型大抓力锚的性能最为优良。82149
船用锚抓底性能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抓驻性、稳定性、追从性、啮土性能和走锚后再次啮土能力。近年来关于船用锚抓底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日本,其内容以锚的抓驻性和稳定性为主。
国外研究现状:
SaUrwalt[5]建立纯理论模型,并辅以模型试验,详细讨论了有杆锚和无杆锚在抓底过程中的运动形式,研究了船用锚锚爪转角大小对锚啮土性能的影响、锚在软泥中的抓底深度、锚在倾斜底床上的抓底性能等。浦环和山本善之[6]对船用锚抓底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锚爪底土阻力绕锚干的翻转力矩计算公式,并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量的底土对锚稳定性的影响。浦环就锚爪长度和底土特性对船用锚最大抓力的影响做了海上试验研究,结论是霍尔锚的抓力系数最大约3。5;锚抓力与锚爪长度成正比。小山荒雄和鹤田三郎[7]选取了十余种船用锚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就锚的结构形式对锚抓力系数、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意在发一种新锚型。最终筛选出的锚型抓力系数约为14,但这种锚型并未引起重视。铃木常夫[8]等在海上进行锚与底土相互作用研究,分析了底土含水率、含砂量、颗粒度等对锚抓力的影响,指出底土含砂率在40%-60%、含水率在45%-65%时为最佳,锚的抓力最大。佐藤治夫研究了东京湾锚地底质条件下霍尔锚的抓力系数,分析了底质颗粒浓度、底质含砂率对锚噬土深度和锚抓力的影响。论文网
近年来,船海界开始认识到以往对船用锚抓底性能方面的基础研究太薄弱,已经影响到大型船的锚泊安全了,故转而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Lee[9]等在砂底上对霍尔锚、AC1-14型锚和波尔锚进行了抓底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锚的重量、几何形状对啮土深度及抓力的影响。Shin[10]等分别在硬质底床和软质底床上对霍尔锚、AC-14型锚和波尔锚(N型)进行了抓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霍尔锚抓力系数为:砂底4。5-4。9,泥底6。3-7。1;AC-14型锚抓力系数为:砂底6。4-8。2,泥底8。7-10。5;波尔锚抓力系数:砂底8。6-8。9,泥底12。5-15。8。由数据可见,三种锚在软泥底上的抓力均大于在砂底上的抓力。
1985年,日本的中村技研工业有限会社开发出了 DA-1[11]型锚。之后,日本学者围绕该锚进行过多次试验。试验多采用JIS-A型锚、AC-14型锚和DA-1型锚。
中村技研工业有限会社进行了模型试验和实物试验[12],考察了三种锚的抓驻性及稳定性,结果按性能高低排序如下:DA-1型锚、AC-14型锚、JIS-A型锚。Kuniaki等选择砂底底质进行了水槽试验[13],试验分别在平底和倾斜面上进行,选取不同的曳引角度,对比三种锚的抓力及稳定性。得出结论:AC-14型锚抓力最大,但DA-1型锚的稳定性更好,倾斜面对JIS-A型锚性能影响较大,对其他两种锚影响较小。Hinana等[14]进行了实船试验,证明在含水较多的软泥底质里,AC-14型锚的性能弱于JIS-A型锚,而DA-1型锚则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及抓底性能。佐藤治夫[15]研究了这三种锚的抓驻性与曳引角度及海床底质之间的关系。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船用锚的研究比较少,且多集中在几种特定锚型的实船试验上,用来对比分析其性能。戎嘉隆[16][17][18]采用ZY — 1型锚(中远ZY型锚)与斯贝克锚进行了实船试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试验室进行了 10公斤级ZY—5型锚(ZY—1型锚的改良版)、斯贝克锚、霍尔锚、AC-14型锚和波尔锚拖动比较试验。综合比较抓力及再入土性能,ZY—5型锚强于霍尔锚和贝克锚,弱于AC-14型锚和波尔锚。沪东造船集团[19][20]完成了国内首次大抓力锚实船试验,试验用锚为HD。AC-14型锚和斯贝克锚。将治强等[21]研究了DA-1型和AC-14型大抓力锚的抓底性能对比,和锚链斜拉情况下的抓力系数。于洋等[22]对DA-1型进行了抓底性能试验研究。雷林等[23]对ST OFFSHORE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船用大抓力锚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