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研究中,祁臣勇[19]采用了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零维模型,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及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模拟所得结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出更优化的随行装药结构实验方案,利用正交表进行数值模拟实验,运用综合平衡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优选方案。余永刚等人[20]在对整装式液体随形装药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采用多孔介质来控制其燃烧稳定性,而随行装药的高燃速则通过调整多孔介质平均孔隙的尺寸大小来实现控制;此外还设计了点火参数可调的延迟装置,用以控制随行液体药在不同的时刻点燃;且其在火炮上的试验在国内首次实现明显的随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浩等人[4],[21]在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包裹、钝化火药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能进一步反映膛内气体流动以及能量转换的经典内弹道模型。此外,国内在随行装药的各项相关技术等多个方面也都有大量研究。
随行装药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