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吸振器是在1902年被Frahm首次发明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由于其结构简单,并且对激振力频率变化比较小的振动系统能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所以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被动式动力吸振器的减振原理一直是此领域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根据其减振原理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极大地推进了动力吸振器的发展速度。83382
1883年,Wtts首次介绍了动力吸振器的作用,但直到1928年,J。Ormondroyd和J。P。Den。Hartog才通过研究加装了无阻尼吸振器的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推导出了动力吸振器的原理[2]。1947年,J。P。Den。Hartog通过研究阻尼吸振器的吸振原理,计算出了吸振器的频率调谐比和阻尼比。1978年Jacquot利用了模态分析法对有附加结构阻尼或粘性阻尼的系统进行吸振器参数的优化和设计,用来得到更好的吸振效率。论文网
我国动力吸振器的研究是丁文静在1985年开始的,他为了研究吸振器在有阻尼多自由度系统中的减振效果,对系统进行了数学推导,得出当主系统质量完全消除时吸振器的参数情况,并且由此推导出了动力吸振器参数的近似公式。1988年李新兴等通过研究主系统激振力和吸振的原理,重新得出了吸振器的最优参数的计算公式。近年来,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力吸振器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和连续主振动系统动力吸振器的优化设计问题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动力吸振器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