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谈关牧村的歌唱艺术风格(2)

时间:2016-12-25 13:15来源:毕业论文
幼年时期,母亲经常唱歌给关牧村听,一曲青山山,蓝蓝天,青青山上野花鲜,青山下绿一片,麦浪滚滚望不到边。让关牧村至今无法忘怀。母亲的歌声让


幼年时期,母亲经常唱歌给关牧村听,一曲“青山山,蓝蓝天,青青山上野花鲜,青山下绿一片,麦浪滚滚望不到边。”让关牧村至今无法忘怀。母亲的歌声让关牧村从小就喜欢上了唱歌。母亲发现了小牧村在歌唱方面的天赋,并有意识的对关牧村的歌唱进行指导。关牧村上小学时,身患癌症的母亲克服了很多困难,让关牧村参加了少年宫合唱团。妈妈还会辅导关牧村练习在少年宫学到的歌曲,耐心地辅导她练习歌唱发声。
关牧村十岁那年,母亲因胃癌,永远的离开了她。在关牧村的记忆中,母亲慈爱和善的面庞和对她的严格要求一直十分清晰。“孩子,你有非常好的音乐天赋,要好好学,好好练,一定要唱出来!”[1]妈妈临终前的叮嘱一直回响在关牧村的耳边,刻在了小关牧村的心里,她发誓,一定要唱出来,完成妈妈的遗愿!
(二)生活的苦难
    1953年,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刚出生不久的关牧村随全家迁往北京。关牧村的童年是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父母都在国家机关工作,一家人生活富裕。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母亲患上了胃癌,父亲在“反右”运动中被解职,关牧村生活的天空骤然变了样子。1963年,母亲因胃癌,永远的离开了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只有十岁的关牧村显得格外的懂事。哥哥下了乡,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到郊区工作,无法照顾家里,小牧村便承担起这一切,每天买菜做饭照顾弟弟。然而不久,父亲要随建筑公司到山西工作,家里只剩年仅12岁的关牧村和弟弟相依为命,每个月靠父亲寄回的20元钱文持生活。再苦再难,年少的关牧村都没有消沉,“带好弟弟,好好学习,堂堂正正地做人。”父亲离开时的叮嘱她时时刻刻记在心上。然而,苦难并没有停止,命运的打击还一再降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爸爸以反革命罪被捕,本就一贫如洗的家里被抄的连被子都没有剩下。这段孤苦无依的日子,让关牧村真正的成熟坚强起来。
在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是唯一能给关牧村带来快乐的东西,只有歌唱能缓解她沉重的生活压力。妈妈的临终嘱咐像一双大手一直推动着她在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执着的音乐追求
热爱音乐的关牧村始终没有忘记妈妈的临终遗愿。初中毕业后,关牧村曾想继续学习音乐,但由于被扣上“反革命子女”的帽子,没有一个艺术团体愿意接受她。关牧村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进工厂当了一名车工。由于家境困难,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偷偷躲在角落里啃馒头,顺便练歌。工人师傅发现了关牧村对音乐执着的喜爱后便推荐她参加了文艺宣传队。但由于爸爸的原因,她还不被允许正式登台演唱。尽管这样,关牧村还是利用所有她能利用的时间来练习唱歌,反复推敲演唱技巧。七年的工厂生活里,工人师傅们为她的歌唱创造了群众舞台,让她的演唱能够得到更好更充分的锻炼。在这期间,关牧村有了更多歌唱的机会。每次工厂开大会,关牧村总会到会堂前为大家唱歌,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惯例。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给了关牧村力量和信心。这让她在苦难给予的寒冷中感受到温暖,也让她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关牧村在基层群众中成长,在得到工人师傅们的关心和爱护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群众最质朴的情感熏陶,这不仅仅让她学会了感恩,也为她日后朴素自然、平易近人的艺术风格,贴近大众、雅俗共赏的艺术态度,以及为社会奉献爱心奠定了基础。          
二、关牧村歌唱艺术风格 浅谈关牧村的歌唱艺术风格(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54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