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桃树》和《菩提树》演唱风格之异同
(一)从钢伴处理方面作演唱分析
《胡桃树》出自于舒曼著名的歌曲集《桃金娘》中的第二首艺术歌曲。《桃金娘》是舒曼的著名曲集之一,而《胡桃树》也是舒曼艺术歌曲里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歌曲,是采用诗人摩森的作品为词。而《菩提树》是舒伯特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作品。这首歌曲描述的是歌曲主人翁背井离乡踏上旅途之时,通过对家乡菩提树下美好时光的回忆,表现自己对昔日爱情的留恋和被迫离家时的悲伤落寞的心情。
钢琴伴奏在舒曼和舒伯特两位的艺术歌曲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舒伯特首创了钢琴伴奏的多彩性,舒曼紧接着又大大地发展了它。艺术歌曲是舒伯特成就最高、最受重视的作品。在他们艺术歌曲的作品中,钢琴伴奏占主导作用,体现和声功能向色彩性方向发展的特点。钢琴旋律并不仅是用来伴奏和起衬托作用,而是着力于形象的塑造,是歌词内涵的拓展。例如,在歌曲《菩提树》中的引子里,作者运用了十优尔分音符的三连音,模仿树木随风漂动的声音,把人们带到了菩提树随风飘摇、叶子沙沙作响的意境当中。而与舒伯特相较,舒曼的钢琴伴奏可谓是打开了浪漫主义钢琴技巧的新篇章。他开始使用转调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运用灵活的表现手法。他还吸取了复调音乐的风格,加强钢琴旋律的跳跃性,丰富了钢琴的表现能力。在他的作品中,曲子和钢伴与浑然天成,使演唱者无法抛弃伴奏而单独演唱。舒曼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相当具有特色,它要比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赋予歌曲更加至高的地位。
(二)从情感表现方面作演唱分析
情感和心理的描绘是两位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同的特点。他们都把对现实的看法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以音乐来表达内心感受。可以说,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和舒曼生活场景的再现。舒伯特是在古典主义结束和浪漫主义兴起的交替期生活,那时的艺术歌曲被浪漫主义贴上了新标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一种对心理世界细致的刻画,它使诗与音乐浑然天成。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舒伯特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他的作品重视诗歌意境的烘托和渲染,更善于描绘自然风光、纯真本性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舒伯特有着直爽表现自身情感的特点,才使他的音乐纯朴、自然而又亲切。然而较之舒伯特,正如《胡桃树》和《菩提树》再现的场景一样,舒曼没有为生活四处奔波的经历,更幸运的是,舒曼还有一段甜蜜的爱情在支撑着他。但与舒伯特相似的是,舒曼也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比舒伯特更胜一筹的是他作品中那份充满青春、天真、愉悦的勇敢,像含羞草一样敏感而真挚的理想,这也使得他的艺术歌曲有着比文字更高的表现力。那么关于爱情与生活的经历,感情与精神的细腻,意识与思想的炙热都是舒曼艺术歌曲最典型的艺术风格。
(三)《胡桃树》和《菩提树》演唱风格之异同
《胡桃树》这首艺术歌曲运用G大调钢琴旋律配以琶音与声乐交替结合,描绘的场景好像是在为少女营造昏昏欲睡的氛围。而伴奏旋律在描写树叶沙沙作响时,那声音美得如同梦境一般。整首曲子按歌词划分,第一段展现的是可爱的胡桃树在微风中摇曳,风儿吹拂美丽花朵的场景。演唱这一段时应控制音量,运用平淡而轻缓的声音,如同母亲哼着悠扬的儿歌哄婴孩入睡。第二段描绘的是簇拥的鲜花低垂着脑袋,仿佛在窃窃私语少女的心思。在对这一段进行演唱时,要用气息发出微弱的声音,表现出窃窃私语的情景。而后两句还原第一段的声音,到了“轻轻地”时,声音又要沉下去,变为极弱的音量,到后面又变为正常。第三段的描述就要求把声音再次沉下去,声线随低沉的旋律进入梦乡。舒曼的歌曲有着缠绵的情绪、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情感,要想把他的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就要求演唱者不仅要知道作者的创作背景,还要有较深的声乐功底,具备收放自如的声音、灵活多样的音色、适度恰当的表情,甚至要有细致的语调和含蓄柔美的演唱风格。 谈舒曼和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之异同(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