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路越调
下路越调又叫豫西越调,是以南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西南部。下路越调高亢、明快、豪放和火爆,风格与上路越调完全不同,唱腔偏重流水、慢板、垛子等板类。下路越调保持了传统越调的唱法和唱腔音乐,在音乐上并没有较大的创新,主要是小腔小嗓。下路越调的调高为1=E,并没有上路越调的调高。下路越调的润腔特色是使用较多的小三度复合前倚音,因此对润腔的运用技巧要求较高。对于规范性很强的下路越调,也涌现了很多扎实功底的演员,如史玉道、马富才等。
三 河南越调的音乐特点
(一)唱腔旋律特点
戏曲音乐是构成戏曲的重要元素,声乐和器乐是构成了戏曲音乐两个重要元素,在戏曲中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剧情的展现最重要的音乐手段就是唱腔,戏曲中的韵白则是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
河南越调带有厚重的乡土音乐特色,与其他剧种音乐韵不同,它丰富的唱腔具有这个行当特有的板式和套路。越调的唱腔是音传情,唱笑结合,可以表达慷慨激昂的情感,也能表现沉痛难过的感情。在演唱的时候,越调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而早在清朝末年时,句尾拖腔的形式较为常见,假嗓上挑八度的唱法,在现如今却是很少去使用。其他行当对应的音区比着净行要低五度,所以多久用的是假嗓演唱。在清代时期的越调,整个行当里的演员的男性的,因此唱腔方式说的同宫同腔。随着女演员的出现和上场演唱后,越调就慢慢采用了男女同宫异腔的方法。
河南越调最初的唱腔音乐是曲牌体,后来慢慢转变为板腔体,最后形成了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兼唱的独特剧种,因此越调的音乐体系分为板腔体音乐和曲牌体音乐两类。板腔体唱腔音乐是河南越调唱腔音乐的主体,它包括慢板、流水板、铜器调、垛子、散板这五大类。它的每种板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二)调式调性的特点
河南越调旋律音调主干音形成的音程可分为以四五度旋律音程结构的和以三五度旋律音程结构的。这些旋律音程可转位出现也可原位出现。这种调性特点,在越调的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再加上河南地方语言特色,而变成了自己所有的独特的旋律音调。越调的早期唱腔的调高是1=C或1=D,后来女演员的登台表演才使得调高升至1=E或1=F。河南越调唱腔音乐属于五声性七声音阶,基本调式为宫调式,基本调式色彩属于徵类[9]。下路越调的旋律走向与南阳大调曲的旋律走向和韵特点接近,上路越调旋律走向则与太康道情戏的旋律走向和韵特点接近,常伴随有短时离调现象,但无论是韵的大同小异,还是短时离调的调性波动,越调音乐最终的旋律发展还会稳定地降落在宫调系统的色彩上。在基本调式的基础上,河南越调会发生宫调转换,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三)伴奏特点
乐队伴奏在戏曲中可以增强戏剧的表现力,表达人物情感,提高和烘托舞台气氛,具有重要作用。越调音乐里器乐伴奏可分为两种,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包括二胡、笛子、三弦、唢呐、坠胡、琵琶等,越调原为曲牌体,多是小曲和民歌,因唱腔体制改变以四弦为领奏,后因外装戏的产生而改短杆坠子领奏。武场是板鼓、大小锣和手镲为主,在加上低音锣和堂鼓,后又慢慢增加了很多效果性和色彩性的打击乐器,有了更丰富的表演力。打击乐虽然旋律变化较少只有音色和节奏的变化而显得比较单调,但打击乐节奏变化的表现力之强和节奏变化的丰富,使打击乐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是世界都少有的,这是管弦乐所不能替代的。整体看来,越调伴奏乐队人员及乐器数量与交响乐队相比而言,编制较小,数量较少,然而也正是这种言简意赅而又独具特色的精小乐队,在与越调戏独具特色的唱腔艺术完美结合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乐队伴奏与戏曲唱腔巧妙而又紧密的结合。与伴奏的配合颇大程度地决定了演唱艺术的成败,对于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来说,演唱与伴奏完美的配合会使他的表演效果更加精彩,而对于一个经验不足,水平一般的演员来说,伴奏可以在音量,速度上帮他约束和指引以弥补他的不足,来提高表演效果因此,演员和伴奏者是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第二,手法的灵活多样性。多人都认为戏曲的伴奏只是单一的合奏,是单声部的,其实不然,仔细听听就会发现,有的戏曲在唱腔上的旋律和伴奏上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唱腔间形成的间歇是靠伴奏来填补的,使前后能够接连融洽。有时,听着伴奏的是紧锣密点的进行着,而唱腔却是节奏缓慢的。还有,情绪的表达不一样时所用的伴奏乐器也是不一样的,等等。所以,在戏曲伴奏上是可以发现配器、复调的因素的;第三,打击乐的有机映衬。戏曲音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击乐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在戏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打击乐的作用可以分为渲染气氛,配合身段,伴奏演唱和调节舞台节奏四点。 浅谈河南越调戏曲的艺术特色(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