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州挫琴的产生
2。1 挫琴与筑的渊源
在悠久的中国音乐历史中,击弦乐器可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价值与历史意义。击弦乐器全称“击奏弦鸣乐器”,是一种用手或者器物击弦震动发声的乐器,据文字记载,中国最早的击弦乐器名为“筑”,“它是一种向弓弦乐器演变中的过渡性乐器,”也正是在它身上,中国乐器完成了从击弦到轧弦的转变。“筑最早发现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与铜器铭文中,其中已用相当成熟的文字符号记录,”更有记载指出,早于甲骨文的金文就已记录了“筑”这种乐器。《战国策·齐策》中写“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由此可见,“筑”在当时已流行于民间。以至于出现了高渐离等击筑高手,传说秦始皇爱好击筑表演,所以后来才有了高渐离入宫击筑并行刺秦始皇的故事。汉高祖刘邦也是爱好击筑的乐器高手,曾在作《大风歌》时亲自击筑伴奏,魏晋南北朝期间,“筑”曾是相和歌的指定伴奏乐器。根据宋朝陈旸《乐书》记载:“击筑,筑之为器,大抵类筝。其颈细,其肩圆,以竹鼓之,如击琴。然又有形似颂琴,施十三弦。”由此可知,筑这种击弦乐器在宋朝时期大抵完成了向弓弦乐器的转变,以至于在宋朝末到元朝初年失传,诗书不再记载,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形体。文献综述
2。2 挫琴的艺术特征
“挫琴”是一种击弦乐器向拉弦乐器演变过程中的过渡型乐器,这种奇特的乐器主要由琴头、琴岳、琴弦、琴轴、琴码、琴弓、琴底和琴尾组成,演奏方式主要为击弦和拉弦两种。“因在演奏时用擦过松香的高粱杆制琴弓擦弦时与用“锉”锉物十分相似,所以称其为锉琴,后为书写简便写为挫琴。”那又为什么说青州挫琴的起源与“筑”有莫大的关联呢?上述中提到的陈旸《乐书》中将“筑”的形体做了详细描述,而挫琴琴身呈“正半管状”,全琴共13个琴码(双弦制),演奏时右手持高粱杆制弓,以左手腕的转动带动琴身“送弦迎弓”,可拉弦也可击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州市老一辈的研究者从地域到形体,再到演奏方式上入手,对流传于古青州的这一种独特乐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青州挫琴是筑的后代,是筑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而来。无论从形体还是演奏方式,也是最接近于最早击弦乐器筑的汉族乐器。”
2。3 挫琴产生与存在的意义
“挫琴”的形态是最接近古乐器“筑”的乐器,它的完好保留与流传使研究古乐器的专家欣喜不已,不仅仅在琴本身的形体和演奏方式上意义重大,挫琴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是我们今后研究中国古代乐器各时段过渡时期转变的重要依据。挫琴的存在对今后发展现代音乐形式也有了新的思路,古代乐器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碰撞,使新兴的音乐形式具有了古典气息,也带给古代乐器新的活力,焕发新生。
3 挫琴的传承与发展
3。1 挫琴的发展与演变
近些年,国内许多音乐学家与乐器学者普遍认为,古老的挫琴技艺已经在上世纪30-40年代失传,然而,2009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青州市文化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无意间在青州的北城社区又找到了这种古老而神秘的乐器和它的演奏者,他就是赵兴堂老先生。赵兴堂,1946年出生于青州市,自幼跟随祖父学习挫琴的制作与演奏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的唯一传人。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青州挫琴发展与探究中国拉弦乐器活化石(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8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