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
庭院与绿化标准规范
1.2 设计原则
庭院景观设计虽然尺度小,但是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做到经济、适用、美观。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要“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使其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庭院设计就是为了营造出让人置身于小空间中,同时给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虽然置身于闹市之中,却又不失自然之感的作用。
“适用,经济,美观”三者是紧密相连的,三者都发挥着其特殊的功效。
(1)适用的观点带有永恒性和长久性,并且一定要对服务人群进行仔细研究。
(2)其次要考虑经济问题,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路口的隔离带上进行适当的修改及调整,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结合周边情况,改善路口景观。
(3)某些条件下美观会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合理美观的设计使得市民广场不但成为了城市环境的净化器,也可使人身心愉悦。
1.2.1 注重人性化原则
庭院,是人们为了休憩游览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庭院需要的是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庭院虽小,精在体宜”意思也就是说虽然方寸之间的庭院却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释放。
1.2.2 经济实用原则
闵行文化公园庭院景观提升设计应考虑以最适当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同时保证区域最合理的改动,以及今后最小程度上的改造。
1.2.3 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1.2.4 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本地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保证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1.2.5 文化原则
公园是以文化为主题的,而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切入。像中国传统园林学习,再加之以新中式的手法标新立异,合理的运用典故成语以及代表元素,为庭院赋予意境,让整个空间诗情画意。
2 背景资料与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背景
闵行区位于整个上海的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黄浦江纵贯其南北,分区为浦东、浦西两部分,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境边沿。同时闵行也是上海最靠近市中心的郊区之一。
2.2 历史文化背景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考古学界据此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
2.3 规划背景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了全球化。一方面,它使得中国当代景观呈现生机勃勃的多元化倾向;另一方面它对中国传统的设计手法提出了挑战,并影响到传统价值取向。在此之前中国景 观基本上是以中国传统园林体系和包豪斯的现代主义体系为主的,在80年代初期开始受到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如今的景观都渐渐的走向全球化,这种趋势导致了景观文化同质化,它表现从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流动,借助经济的强势文化压抑了地域文化,使得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景观文化正逐渐消失。我们开始模仿国外的设计风格。那么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式”的风格呢?有着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古典园林,为什么要把外来的文化硬生生引用过来?这让我们深思。西班牙有西班牙风格,法国有法式风格等等,那么我们具有5000年历史灿烂文化的中国是不是也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且这个风格能够影响全球,真正响应“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说法呢?于是乎,一批批的以“新中式”为代表的设计风格应运而生了,比如像“万科第五园”、“清华坊”、“如园”等一系列以新中式风格为主打的高档居住区楼盘不断涌现,这让我么您可能到了新中式风格正在拔地而起,也被越老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欣慰的。虽然可能这一手法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还没有完全成熟,毕竟它是有别于我们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在形式以及选材上都有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可能也会有一部分人不太能接受这种有现代主义影子的风格,所以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与克服的。 文化公园入口庭院景观设计+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