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篆隶楷书中的华饰现象研究(2)

时间:2023-06-03 10:20来源:毕业论文
3。3。2 北朝楷书用笔华饰现象 33 3。3。3 隋唐宋元明楷书用笔的华饰现象 35 3。3。4 清代碑学楷书用笔华饰现象 41 结语 42 参考 文献 44 绪论 来自优Q尔W论

3。3。2 北朝楷书用笔“华饰“现象 33

3。3。3 隋唐宋元明楷书用笔的“华饰”现象 35

3。3。4 清代碑学楷书用笔“华饰”现象 41

结语 42

参考文献 44

绪论 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书法的“华饰”现象即人为的对原始的正体汉字做美化的修饰。这样的修饰 可以是用笔上的,结字上的,章法上的。而这种修饰是为了迎合书写者意图表现 出的某种美感和精神。书法的“华饰”现象可以说存在于书法作品的每一个层面, 而往往书家自我独特的“华饰”手段又与其书法风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我 们在研究书法的“华饰”现象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书体,包括这个书体所 呈现的种种风格,包括书法家的书法风格之间的同异,也就是说,在一个原始的 模板内,某一书家对用笔结字进行某些改变,这个模板则变成一种面貌,另一书 家对用笔结字做出某些改变,这块模板则呈现另一种面貌。很显然,这里说的模 板则是书体诞生时的正体原始状态。而书家做的这些改变则皆归纳到“修饰”的 范围内去,这样一来,我们的研究就会是深入到书法的本质上的研究。这对我们 认识书法本质与书法家的艺术创造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理性的思路。我们这么做 对现实的意义则是使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更准确直观的认识到书家,书体 的风格特点,包括在面对一些有修饰成分的用笔的时候理性的做出取舍。 

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法是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书法中的“华饰”现象下一 个明确的定义,而后先在书论中收集有关“华饰”现象的条目,进而探析古人对 这一现象的态度,并分析为什么产生赞同或者批评的态度。在了解了古人对“华 饰”现象的品评后,进而在书体中详细分析“华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历朝 历代的发展。 

研究现状 

   从理论上,目前学术界对“华饰”现象有粗糙的定义,但没有对概念具 体的分析整理。而对“华饰”现象的认识往往直接与唐楷挂钩,这是不全面的。 在谈及书法与装饰性的研究中,有黄惇先生的《萧子良,竟陵八友及新潮“杂体” 书》,张天弓先生的《永明书学研究》等论文谈及“杂体”书附带着论及书体与 装饰现象,可为鞭辟入里。但仍然缺少一篇文章直指“华饰”,以“华饰”现象 为主的谈及。本文以一个书法初学者的角度,结合书论分析“华饰”现象,为书 法创作对“华饰”的取舍提供建设性意见。 

 

1 书法中的“华饰”现象概述 

1。1“华饰”的概念 

“华”同“花”本意是美丽而有光彩的意思,“饰”,从巾从人,本意同“拭”, 人佩戴巾,后来引申为装饰的意思。“华”与“饰”组成一词望文生义可知意思 是美丽光彩的装饰。 

“华饰”,词语出自于《六韬·上贤》:“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 伤农事,王者必禁之。”以及《南史·孔灵符传》:“灵符悫实有材干,不存华 饰,每所莅官,政绩修理。”可知其本意即为华丽的装饰。这是出于人类最原始 的爱美心与对追求美的美好心愿,然而在艺术创作以及设计中,时常会有装饰性 的现象出现在整个艺术作品中,以达到美化美观艺术作品的效果,但这种装饰性 的现象并不占主体部分且这种美化不作为影响艺术作品的主观意象而存在。装饰 带有纯粹的美化色彩且用来丰富作品为作品增加多元的色彩,这种美化亦为了满 足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美丰富的诸多需求。蔡元培先生说“装饰者,最普遍之美术 也。” 论文网 篆隶楷书中的华饰现象研究(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31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