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翻译美學视角下的中國古诗英译特色研究【3244字】

时间:2023-06-22 09:37来源:毕业论文
翻译美學视角下的中國古诗英译特色研究【3244字】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的交流与培养越来越成为国际交往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中西文化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的交流与培养越来越成为国际交往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普及化,如何将两者紧密且完美地融入在一起,是古今中外学者需要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例如,针对中国古诗的英译,中西方学者的议论虽然都是起源论文网于哲学与美学,但是,两者在本质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自注重的层次方面也有诸多差异,所以翻译后的情景也不尽相同。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美学,将中国古诗翻译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再现,是值得学者们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翻译美学

1。翻译美学的含义

要想弄明白什么是翻译美学,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也是哲学的一种分支,研究的是艺术中的哲学问题,从而美学也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所以,顾名思义,翻译美学就是将翻译与美学相互结合,以语言审美及表现进行研究的一门理论指导性科学,包括文化研究与语言审美。语言审美方法及价值论。风格翻译研究。中西方翻译美学思想的发展概略以及英语之美和汉语之美的概括论述。

2。翻译与美学的姻联“

上下五千年的翻译理论史,实质上就是一种翻译美学。从古至今对翻译美学渊源的研究有着许多相关实例,例如,最早的佛经翻译家支谦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阐述;严复有译事三难“以及信达雅“之论;茅盾强调神韵“;还有郭沫若的风韵译“。朱生豪笔下的保持神韵“和神味“。钱钟书的化境“以及傅雷对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概述等等。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中的审美客体。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以及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审美欣赏等等。美学理念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在翻译本质之中参入创造美。咀嚼美以及挽留美;而理性认识指的是在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思维科学与思想方法,以审美――赏美――造美为主要线路,层层对翻译美学进行剖析。翻译美学的培养有着多方面因素,比如,朗读就可以提高对翻译美感的培养。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加之对翻译美学的朗诵,语言的美感以及乐感就会被激活。翻译与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接受美学并运用美学,就能使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中国古诗英译

1。中国古诗

在中国深远悠久的文化史之中,古诗一直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美的一种体现。在鸦片战争前所作的诗歌作品都称之为古诗,从格律上看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古体诗又称为古风或古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从诗经到南北朝庾信的诗风,都是古诗的体现。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都具有言短意长。活“的特点,语言具有凝练美。含蓄美以及朦胧美。

2。中国古诗英译

在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在古诗英译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及长足的发展,翻译美学的融入也日益显示出实际的成果,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翻译美学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特色研究,比如开设了关于此类研究的大学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习者更加体会到翻译美学带来的好处。中国古诗英译的发展历程是长远的,从最早期的诗经开始,就有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翻译。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是首位将诗经译成拉丁语的译者,以供西方人士学习参考。而在中国,最早介绍中国古诗的西方汉学著作是发表在中华帝国志上的天作和皇矣,之后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以及美国等等,都将玉书翻译成西方语言,从而为中国古诗进军世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活动打开了英语这扇世界窗口,使得中国文学能够在世界文学上取得一席之地,并影响着世界文学。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1。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古诗英译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国古诗在英译中的信息错误及遗漏。中国古诗语言精炼,简简单单几个字要传达的情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领略到的,同样,也不能仅仅以为字数少就以为情感表述简单。所以,对于看似简单的古诗句,其翻译常常要经过深思熟虑,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了解该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创作,体会当时诗人在那个时代写诗时的心情及情感感受,去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集中去体现对诗语言技巧的把握。理解以及处理,明白其诗的核心所在。译者也应在对古诗原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懂得灵活变通,对其进行还原时能够时刻抓住其文化内涵的核心,由里到外地去展示诗人所作诗的意“及情“,这样才能够在英译中对中国古诗进行完美的再现。

2。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

中国古诗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美“。中国古诗中孕育着独具一格的字美。音美。诗句美。作品的感象美。诗人的情智美。意境美以及象征美。这些美学信息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同源同流,是高度艺术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缩影。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中国古诗中的一些人物。事件以及时间是直接可以进行翻译的,但像情感。意象等是不能直接进行翻译的,必须先进行揣测,所以在这类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尊重古诗作者原创的用意所在,而并非以个人主观的观点去评论或者去理解它;同时,译者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通过美学这扇窗口,去再现古诗的美“。在翻译美学研究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虽与哲学美学相关联,但古诗的命题往往比较抽象化,其内容表现比较模糊含蓄,无形之中增加了译者的翻译难度,使其情感更加难以把握,不利于科学。系统地进行翻译研究。3。从翻译美学看古诗叠词的英译

在中国古诗创作中,诗人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身情感。叠词在古诗中是经常运用到的,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国早期的诗经中有突出的运用。在中国文学语言形成的最初期,中国诗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重叠反复的吟唱,所以叠词的运用能够增强语气,并为情感增添色彩。在叠词的英译中,要突出这种效果是比较难的。对于中国古诗词叠词的翻译,最好是能将其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英语修辞重复。在叠词的英译中,既要注重其义。形。音等方面,也要注重汉语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简洁性。立体性以及综合性,再加以语境的修饰,即意境的渲染,也会达到完美再现的效果。

4。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结合

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能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相互结合在一起,就能潜移默化地促进译者意境的提高,并能有效促进读者审美和理解力的提高。注重接受者的需求以及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称为接受美学;而整体先于部分,各部分的总和不等于整体,以直觉组织对整体与部分进行凸显是格式塔理论的理念。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相互结合可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所形成的渐进美。接受美学源自思维的开放。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终极美。接受美学起步于阅读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改变现实期待视野,不断改正弥补,使其完美再现;而格式塔之美源于意象的形成,起步于思维的整体性,以全局弥补局部的不足之处。在古诗英译中有时在结构上会有许多不确定以及空白的地方,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召唤性,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填充。

三。结语

从翻译美学视野下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在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背景下,中英词义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透过美学对中国古诗进行翻译有着加大的难度,译者往往会忽略诗人创作的一些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意境,从而使译文产生缺憾。在翻译文学的一些作品中,古诗词的翻译已是难上加难,无论是在语境的建立还是词义的蕴含上都是需要译者去突破的难关。可见,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特色英译研究是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中国古诗英译的特色,让中国古诗在西方语言中展现中国不一样的美“,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翻译美學视角下的中國古诗英译特色研究【3244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2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