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休谟美学中的审美趣味标准“
虽然在休谟的哲学中,美学只有不多的内容,但是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休谟的美学主要涉及四个问题:趣味的标准。美的本质。同情说。想象说。其中,关于趣味的标准问题在他的文章论趣味的标准一文中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对现代社会中的审美趣味标准是否应该确立以及怎样确立有论文网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审美趣味的普遍一致性
审美趣味就是鉴赏力或审美的能力。休谟在人的知解力和道德原则的探讨中说到:趣味产生美与丑和善与恶的情感,它有一种制作的功能,用从心情借来的色彩去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一种新的创造。这就是说,趣味通过个体的情感,形成个性的独创,所以趣味是私人化的,主观性比较强的,所以审美趣味的相对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休谟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审美趣味的相对性上,论趣味的标准的主旨正是驳斥相对主义,论证审美趣味不论存有多大的分歧,但还是有一种普遍的尺度,人与人在这方面还是显出基本的一致性,而这些一致性源于生理结构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性质。他指出,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感受和判断虽然存在分歧,但不能认为每一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他举例说:两千年在雅典和罗马博得喜爱的那一位荷马今天在巴黎和伦敦仍然博得喜爱。气候。政体。宗教和语言各方面的变化都没有能削弱荷马的光荣。“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品都具有经久不衰的审美价值。
休谟得出结论:尽管审美趣味是变化无常的,褒或贬的一般原则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原则对一切人类的心灵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经过仔细探索可以找到的。按照人类内心结构的原来条件,某些形式或品质应该引起快感,其他一切引起反感……休谟不仅指出趣味的普遍原则是存在的,趣味的共同标准是可以找到的,而且认为这些普遍原则和共同标准是共同的人性,即人类内心结构“,也可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人性上的普遍一致就是趣味具有普遍性。一致性的根本原因。
二。两个问题的提出
确立了审美趣味的普遍性。一致性之后,休谟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脱离趣味的真实标准和普遍的原则,产生审美分歧?怎样确定趣味的真实原则和普遍的标准?
对于第一个问题,休谟归纳出了几种原因。首先,心理功能的缺陷会影响审美趣味。休谟认为,在心理功能健全的情况下,人们的感受大体相同,就可以获得完善的美的观念,反之,心理功能的不健全会导致指导人们美丑的普遍原则被削弱。抑制,不能起正常作用。第二,想象力的锐敏性十分重要,多数人所以缺乏对美的正确感受,最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像力不够敏感,而这种敏感正是传达细致的情绪所必不可少的。“他认为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能够辨别出美与丑的精微分别,敏感性虽然生来就有很大差别,但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这种训练要通过观察和比较。第三,休谟认为偏见的束缚会影响对作品的真实评价。休谟说,一切艺术作品为了产生应有的效果,必须从一定的角度来观察。如果观察者的立足点(实际的或想象的)和作品所要求的不一致,他对作品就无法欣赏。“第四,休谟强调判断力和理性的低下会影响对美和趣味的品鉴。理性尽管不是趣味的基本组成部分,对趣味的正确运用却是不可缺少的指导。“在对美的感受和品鉴中,固然主要依靠趣味和鉴赏力,但理性和判断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对以上四点的分析中,休谟为确立和寻找趣味的普遍原则铺平了道路。但是,他认为完全具备上述条件,真正有资格去评判作品并且可以把自己的评判树立为普遍标准的人并不多,因此,最后休谟把估定趣味标准和普遍原则的责任放在了少数杰出的批评家身上。至此,休谟对于如何找出和确定趣味的普遍原则和真实标准问题终于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依靠这种普遍的。真实的标准,就可以协调趣味的千差万别,肯定一种趣味,否定另一种趣味。事实上,休谟所设定的这些真正的批评家是一个个完美的理想而不是普通的鉴赏者。普通的鉴赏者可以通过这种理想的批评家“去衡量自己的审美水平,看自己的趣味在多大程度上与普遍的原则“一致,这样,理想的批评家“就成为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普通的鉴赏者只能不停的攀登,试图达到其标准。但是休谟也承认,就算是理想的批评家“之间,也并不能达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他们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趣味差异,形成趣味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人的气质不同,另一方面是当代和本国的习俗和看法。总之,休谟既承认了审美趣味的相对一致性,又承认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三。趣味标准下的道德准则
审美趣味的对象就是美,人们对美的观感本来就是不一而足,比较主观,但是休谟仍然为审美趣味建立普遍的标准,标准是客观的,休谟就陷入了主观与客观对立的矛盾之中,他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提出了审美趣味的适当“标准这样一个折衷的方案。他的方案就是道德“。与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恰恰相反,休谟认为审美趣味判断中蕴含着很重的道德成分的判断。在他看来,我们在审美时感到的愉悦,既有感官上的直接体验,也包括对其反映的美德或者恶行进行道德上的判断,以及对其艺术意图和技巧的理性鉴赏。休谟将趣味分为两种:精细的趣味“和粗俗的趣味“,他认为粗俗的趣味反复无常,更多带有个人偏见,而精细的趣味有矩可循而且更加稳定。这两者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人性通则“的影响,但精细的趣味出自科学和文化的熏陶,体现了更加健康的道德,稳定和规范的精细趣味,远比反复无常而具有破坏性“的粗俗趣味更为可取。在健康的道德感作用下,精细的趣味意味着自我约束和完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休谟的精细的趣味“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趣味有高有低,一个人的鉴赏能力比另一个人强,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这些趣味本身的存在,就可以鼓励人们不断进行实践和比较来改善自己的趣味。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趣味,排除偏见,增强判断力和想象力,这不仅是趋近于理想批评家“的必经之途,也是道德完善的必经之途。在休谟那里,审美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趣味可以超越个人的偶然经验,从而提炼出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休谟的趣味标准表现出,人的趣味和鉴赏力不仅仅是一种向善向美的能力,而且更是一种连接先天感官与后天教育,沟通情感与理性的禀赋。趣味标准“的信念正是人们相互交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所在,它既包含着文化与历史的规范,又迎合了人们完善自身的道德诉求。
论休谟美学中的审美趣味标准“
论休谟美學中的审美趣味标准”【2599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293.html